第一则:眼观四路(注意其他作业)
「作业状况」
话说事发当时,有三名维修人员正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从事电焊作
业,因为另外一组人员也有别的检修工作要执行,而要求把该房间的通
风扇停掉,值班的运转员则在未先确认是否有人还在那个房间工作的情
形下,就把通风扇停掉了,结果害得那三名电焊工因缺气而出现窒息的
症状。
「问题点」
(1)工作现场通风扇管理的相关规定不够明显(比方说「通风检查」、「通
风扇运转状态的确认」等)。
(2)值班人员在操作设备前未充分注意现场的情形。
「对策」
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对策包括:
(1)在所有通风设备的操作开关上,都张贴提醒值班运转员注意事项的标
签。
(2)在程序书中加入对通风设备的管理措施。
(3)重新检讨值班和维修人员的训练方法。
第二则:互通款曲(相互连络)
「作业状况」
话说事发当时,正在使用门式吊车吊运重件,因为吊车的操作台正
好被重件遮住,吊重作业的指挥手看不到吊车操作手,所以他们之间只
能用无线电对讲机来沟通,而当重件在下降途中,无线电对讲机竟然发
生故障,使得该重件变成在指挥手和操作手之间无法连络的情形下继续
下降。指挥手在发现这个不安全的情况后,当机立断,下令停止吊运,
结束了不安全的工作。
「问题点」
指挥手和操作手之间只能靠无线电对讲机来沟通,会因讯号强弱使
连络忽有忽无或不清楚,这样就会因为沟通不良或会错意,而容易导致
事故的发生。
「对策」
(1)在操作吊车时,应采用随时可保持畅通的连络方式。
(2)为了应付突发状况,应携带「紧急停止作业的警铃」,并安排连络员,
俾必要时充当指挥手和吊车操作手之间的沟通桥梁。
第三则:活蹦乱跳(活线作业)
「作业状况」
话说事发当时,电气维修人员正在紧要电源的配电盘内检查电缆线
的接合状况,因为不小心把作业时使用的螺丝起子碰到旁边的活线,而
发生接地短路的事故,使保险丝被烧断,而产生LOV 信号并使得紧急柴
油发电机自动起动。
「问题点」
执行活线检查作业时,工作人员应如何选用正确的活线作业工具,
在工作管理守则(如「工具选择要领」、「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准则」)中,
并没有规定得很清楚,而是交由工作者根据他自己的实务经验和他对工
作的了解程度去判断选择。
「对策」
(1)将绝缘工具发给每一电气维修人员,并明确要求在执行活线检查作业
时一定要使用绝缘工具。
(2)将活线作业的训练正式纳入维修人员训练的课程中。
第四则:误搭贼船(顺便作业)
「作业状况」
话说事发当时,电气维修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正在检修反应器冷却
水系统的马达驱动阀,但是只有机械维修部分的工作有申请挂红卡,电
气维修人员并未申请挂卡,而且机械部分的检修较早完成,所以当机械
维修人员工作完成去办理消卡后,就变成电气维修人员在设备未挂卡的
情形下执行工作,而造成潜在的危险。
「问题点」
电气维修人员自己不去申请挂红卡,而搭机械检修部分的便车使用
同一张红卡,而且在由不同部门共同执行作业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对对
方的作业情况和改变也不十分了解。
「对策」
(1)由不同部门共同执行作业的情形时,各部门的监工都应个别去申请自
己作业部分的红卡。
(2)各监工申请消卡之前,应向共同作业的监工确认对方的工作是否也已
完成。
第五则:滥竽充数(不合格备品)
「作业状况」
话说事发当时,正在现场巡视的运转值班人员发现有一节管路有轻
微的蒸气泄漏现象,经查对后确认该段管节是在前次大修时才刚刚更换
过的新管子,经进一步调查发现真正的原因是,当时负责更换管节的技
术工,未按照改善工程申请书中「配管材质一览表」指定的规格,选用
合格的材料来更换。
「问题点」
更换管节时要参考的「配管材质一览表」,其编排的方式对半数左右
的使用者来说,都不够清楚且有容易看错的困扰,因为这个缘故而使维
修人员选用了错误的材料。
「对策」
(1)将「配管材质一览表」的编排方式加以修改,让使用者不会看错。
(2)平行展开,把过去换管的纪录,全部调出来清查一遍。
第六则:顾此失彼(搞错对象)
「作业状况」
话说,值班运转员正被派去现场切掉某台泵浦的电源,因为这位运
转员从来都没操作过那类型式的电源开关,所以对是否可以胜任,顺利
操作,自己也没有十分把握,因此在操作时只把注意力专注在操作的步
骤上,结果却阴错阳差地,把另一台泵浦的电源给切掉了。
「问题点」
(1)运转员太专注在电源隔离的操作步骤,而忽略了应该先确认工作对象
这个重要的基本要求。
(2)电源开关箱的标识名牌看起来都很相似,这个标识不明显的问题对本
来就「没有把握」或「忐忑不安」的运转员而言,就更是雪上加霜,
更容易看错了。
「对策」
(1)针对该种型式开关的操作,为运转员办理训练的课程。
(2)把电源开关箱的标识名牌更新为较大且较醒目的字体,并移到操作旋
钮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