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优秀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卓越的品牌在为航空公司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也为航空公司带来实际的利益。
目前,航空企业在塑造品牌形象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供差异性服务、个性化高价值的高端服务和“亲民亲众”的形象塑造方面。事实上,航空公司在自身品牌文化建设中,一个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必须高度重视,并始终关注航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存在着一个多米诺骨牌连锁理论
安全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每年,不安全事件给无数家庭带来了严重影响,甚至是灾难,以安全中的工伤为例,“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每年全球的工伤事故达2.5亿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68万起事故,即每秒钟9起。”换言之,每天有3000人于工作中丧命,可以说安全管理已经成为摆在整个人类科学健康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安全愈来愈受到重视,安全事故在社会公众中产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广泛而深刻。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对中国高铁的持续发展乃至铁路运输的整体形象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国内甚至国际舆论的强烈关注。同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相比,航空安全管理具有特殊性。就其特点来说,航空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繁杂的、系统性和连锁性工程,涉及到了飞机性能、管理制度和人为因素,所以航空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飞机性能上来说,民用飞机共涉及到动力装置系统、飞行操纵系统、起落架系统、飞行管理系统、液压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还有通讯系统、仪表系统、导航系统、燃油系统、警告系统、电源系统、防冰排雨系统、空调系统、防火系统、氧气系统、照明系统等数十个系统,任何系统发生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因此,在航空安全管理理论方面,存在着一个多米诺骨牌连锁理论,即航空安全管理各环节均为多米诺骨牌的一环,抽掉其中任何一环,都将造成其他环节的崩溃。
从安全管理方面来说,航空安全涉及范围广泛,有飞行技术安全管理、飞机自身安全管理和地面运行保障安全管理,综合来说,则分为人防、空防和技防。同时,飞机本身构造极其复杂,客观上使得安全管理风险难度加大,加上航路天气状况复杂、情况多变,造成航空安全管理既复杂,又不可预知。以波音747为例,大概由600多万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出问题,都可能导致飞机发生事故,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航空安全管理的上述这些特性、特质决定了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发展的基石,是航空企业最核心的一项工作,是难中之难、重中之重。随着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受到公众更多的关心和关注,航空企业的品牌价值中,又包含了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企业责任等更多内容,但这一切,无疑都是以企业安全管理为基石的。
安全管理竞争的要素和品牌的基石
在国内航空公司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航主营业务相继上市,其对经营效益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成为其市场化后的最主要方向之一。而飞机高价值、高耗油则成了制约其盈利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航空公司盈利能力受到高成本制约的现象十分明显。因此,在航空企业不断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压缩成本开支,成为各航空公司常用的手段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航空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航空安全管理,充分认识到航空安全管理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航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两个最大化”,即盈利能力和利润最大化,以及安全系数最大化。
事实上,在市场化的今天,安全对效益的影响越来越直接。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一架飞机在伊春机场着落时断裂,造成一起42人死亡的重大航空事故。受此事件影响,8月25日,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的股票全线下挫,南航、东航及海航的跌幅都超过3%,山航B股跌2.17%,中国国航收低2.17%,其H股跌幅1.84%,由此可见航空安全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是直接的。安全是效益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经营效益状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员工和乘客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需求旺盛,使得航空公司客座率上升,企业的效益也就上去了,随之而来的则是安全的品牌效应,一大批追求航空安全的旅客成为航空企业的常旅客,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进而持续提升。
航班正常性是航空公司的一个重要运营指标,航空企业作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员,必须要努力提高航班正点率,确保公司声誉,赢得旅客青睐。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在时刻坚持“安全第一”方针的基础上,要把安全管理纳入到整个公司的生产运行、规模扩张、机队规划以及整个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去;结合航空企业自身特点和规模,建立起有效的企业安全运行系统,从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监督到安全隐患的及时解决,实现对服务流程和运行流程有效的全覆盖。综上所述,在航空市场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航空企业的竞争力已经转变为安全、效益、运行和服务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内的综合能力的竞争,这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同时也组成了企业品牌内涵各要素。在诸要素之中,安全管理是其他一切竞争要素和品牌要素的基石,没有安全,丝毫谈不上竞争,与品牌更是相差千里万里。
航空安全品牌形象的最好代言人
随着天空开放的逐步加快,世界民航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航空公司均千方百计地构建自己的品牌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如众所周知的美西南航空公司、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就是在构建核心竞争力和公司品牌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获取丰厚收益的同时,它们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世界各国旅客的广泛褒奖。事实上,构建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关系到内部科学、有效的管理,关系到企业文化的正确发展,关系到外部社会环境对它所作出的效应评价等许多方面。但是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将无疑促使企业走上一个科学、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市场运作中将会从容不迫、决胜千里。
以国际著名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为例,该公司采取各种措施,确保飞机本身的性能良好,通过机队规划、保养与强化安全管理,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此外,汉莎公司还另设有独立的、负责飞行安全的专业部门。上述这些安全管理措施,为汉莎赢得了大批忠实的旅客。英国航空公司自1976年以来共飞行了大约600万架次的航班,从没有发生过事故,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航空公司之一,它每年会运送3000万名到4000万名旅客,安全已经成为其品牌形象的最好代言人。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一些著名航空公司,在品牌文化建设上不遗余力地下工夫,在建设品牌要素过程中,则以安全管理为切入点,把安全管理的特色、特点作为竞争要素之一,融入品牌建设中,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对航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的航空公司因一次空难或重大事故,品牌形象一落千丈,甚至走向倒闭和破产的边缘;有的则依靠过硬的安全管理赢得旅客广泛赞誉。如澳大利亚快达航空公司自1920年成立以来已连续安全飞行近90年,仅靠安全这张竞争牌,该航空公司就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旅客。相反,美国瓦卢航空公司因1996年发生了一起空难,不得不在重组中更名。而欧盟2008年11月14日发布了一起公告,全球有194家航空公司因安全问题被列入“黑名单”,禁止飞入欧洲空域,可见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基本的通行证。
航空服务业的产品从本质上讲区别不大,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则取决于不同航空公司在旅客心目中建立的品牌形象及声誉,而在这其中,安全则常常扮演了“一票否决权”的重要角色。所以,航空公司在确定品牌文化建设之路的同时,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服务产品的构建和差异化服务的提供上,要高度关注安全,把安全当成一种文化,作为品牌最重要的内涵去挖掘、推广,把真正的品牌文化建起来、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