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死多少人为代价?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点20分,杭州市一段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
被压埋到了地下。至今,已有21人死亡或失踪。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惨重的一次事故。
事故发生后,引来全国一片谴责声。人们责问:为什么受害的总是民工?“程序”重要还是“人命”重要?管理的“安全线”在哪里?事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的:雾急行动旨在做两件事:第一,全力搜救;第二,追查责任。
敬畏教训,尊重生命吧。否则,没有谁能逃得脱“血债”!
2008年的震撼
中国人相信“8”是个吉祥数字。但是,锁定在2008年我们记忆深处的震撼太强烈了!
北京奥运会,让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形象;金融海啸的冲击和中国股市暴跌,又让我们开始舔尝“西方式”猝不及防的经济危机。
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统一大国的上下协力、快速行动;而青岛火车相撞事件、山西襄汾矿区溃坝、毒奶粉、杭州地铁工地
坍塌……又在警告我们:人为事故仍在对生命如此轻蔑地斩杀。
令人汗颜的是,这些人为的重大事故桩桩件件牵连着我们企业,而它背后暴露出来的是严峻的安全形势,是企业极其不扎实的基础工作。
事故比战争杀人
就在杭州地铁事故发生的前半个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织的一场“安全文化”研讨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宣教中心主任金磊夫通报了一组数字:2002年中国的事故总量是106万起,2007年减少到51万起;2002年事故死亡人数13.9万,2007年为10.1万;五年里事故下降率为56%,这个成绩已经来之不易。但是他紧接着说我们再算一下:一年50多万起事故、十几万人死亡,这意味着我们每天要发生1700起事故,每天要死300人以上,平均5分钟就死一个人,平均1秒钟就有6个人被事故造成残疾,每年还有70多万的职业病患者,如:慢性中毒、肺病等,这些加起来就有160万人,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国的人口。
事故的直接损失还只是冰山一角,间接损失是没法计算的。2007年国家损失了3000亿人民币,长江三峡的静态投资也不过960亿。这一年的事故就等于丢了3座三峡,丢了100万座希望小学。一次灾难带来的人员死亡或残疾,导致的是就业丧失、家庭残缺,罹难者家属永远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金磊夫说,历史上任何战争都没有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多。
95%是责任夺故
据统计,现在95%以上的事故是责任事故。责任在谁?国家《安全法》
明确规定了事故追究的四个责任主体:政府的监管责任、业主的法人责任、自由人的个体责任、物的责任。但是,任何一起人为重大事故拿出来看,都能暴露出我们在这四个方面的责任不到位。
各级政府作为监管主体,仍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定位模糊的严重问题,这就很容易出现监管职能范围的灰色地带。而瞒报事故又是一种恶劣现象。在安全文化研讨会上,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理事长纪明波谈道:国家有规定,只要超过30人死亡的事故,国务院就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于是我们就看到,地方上报的责任事故总是报说二十几人。
企业现在也普遍存在一种状况,安全生产这个管理职位没有“油水”又责任重大,吃力不讨好,几乎是所有高管都不愿意坐的一把交椅。一个传闻笑话是:你上趟厕所回来,这项工作的分工负责就委派给你了。而作为我们最基层的员工,特别是在制造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里的,昨天还是农民,今天就成了产业工人。生
命“贱”、待遇低、高危作业缺乏规范培训和有效保护措施。可他们“质朴”得惟命是从,相信上级,完全没有自我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使得中国在世界上遭到严厉批评:“你们准备以死多少人为代价?”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金磊夫,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们不尊重人的生命,你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事故发生总有具体原因,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金磊夫说归纳起来就是两点:硬件不硬,软件也跟不上。症结在于安全设备不足、安全文化素养很低。
安全,绝不只是一个制度问题,它应当成为一个企业的素养、习惯、文化。既然95%以上是责任事故,这也告诉我们: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是可控的,事在人为。
安全事故都可预防
上下楼梯时,你扶把手了吗?
这是一个细小动作,我们很少有人在意。但是,200多年前以制造炸药起家如今已是世界范围里的工业安全楷模及标准制定者的杜邦公司,却把这个纯属个人行为且不大为人们在意的细微动作养成了公司习惯。因为,人们上下楼梯不扶把手,不一定会摔跤;可一旦摔跤,就肯定是事先没扶把手,这就是安全隐患。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首先是我们自己要好好活着,勿把生命完全托付给别人
去关爱,那并不正常。
研讨会上,主办方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锐的开场白就是向所有到会者介绍今天会场里有几个进出的门、每个门有什么功能和作用,通向何方、门外通道里的楼梯在哪里、几级台阶等。这也正是学习杜邦公司的安全文化传统。杜邦安全管理咨询中国公司总经理邹飚介绍:杜邦公司在每次开会前必须花2~3分钟做两件事:1.安全文化分享;2.跟在座的与会者介绍这个会议室,以及这栋楼的紧急疏散通道。
“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杜邦公司最为重要的安全理念之一。
大庆油田化工集团总经理王志恒也特别谈道:我们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像寻宝一样查找我们的安全隐患”。我们提出:“谁给我们查出隐患,谁就是我们的恩人”。1962年因大庆三矿四队的一个年轻职工疏忽大意的事故,大庆人提出了“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态度、严明纪律”。如今大庆更注重精益安全,生产管理上他们总结了“五精管理”:每班每岗精细交接,“‘快、慢、细、微”精细操作,“可视化”的精细巡检,“十字保养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精细维护,计划、实施、确认完工等全流程的精细检修。安全文化贵在精益,不存丝毫侥幸心理,细节决定成败。
精细化就是人性化
我们的传统做法是以“事”和“物”为中心抓安全,习惯使用的手段是:检查、处罚。如今我们正在逐步转变到以“人”为中心抓安全上来,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用华锐先生的话说,它来自人们心灵深处的碰撞,是我们尊重生命的觉醒。
北京太阳宫燃气热电有限公司是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供应商。奥运服务期间他们做到了机组运行206天,所有安全指标合格,没有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没有发生一般火灾事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马卫东说这来
源于精细化、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用心倾听员工的声音、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员工也就把才智和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四舒五精”(谐音“四书五经”),环境舒适、心情舒畅、才华舒展、生活舒心;人员精干、工作精心、业务精通、管理精细、工程精品。目的就为建立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城市的融洽关系。电厂所有烟囱加装消音器、锅炉采取紧身封闭、厂房全部使用防噪材料,为冷却塔和变压器也专门修建了隔音墙、防噪林。企业特别淡化了工厂的冷建筑形象,采取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理念设计厂区,并通过园林绿化实现了“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现在很多企业的办公室里可以养花、养鱼,甚至员工夜班时间实在困了可以轮流睡一会儿。具体方法不在绝对好或不好,关爱生命与监控下顶风犯事,结果会很不一样。山东枣矿集团田陈煤矿采取的是“安全薪酬股份化”的做法,公司全员持股,股本总额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依据个人岗位的安全风险设定基本股,另一部分以员工月工资的60%作为安全工资股,累进式分红。每月收入多少,完全以责任事故的性质确定。
安全的本质是尊重生命,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怎样才能更关爱人,方法的探索永无止境。
打造安全价值系统
文化关注长效机制
安全,无为则安,无损则全。工业与信息化部长李毅中提出,搞好安全生产有五要素:安全规章、安全法制、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文化。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副理事长纪明波则对安全文化进一步分解:第一是安全观念。安全来自于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态度、安全的道德。第二是安全管理。这一定是系统工程,它包括人、机、环境,系统的方法和系统的评价。第三是安全行为。第四是安全形象。这包括:仪表、仪式、着装、颜色、警示等等。企业的安全文化,就体现为企业全员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创建安全
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的长效机制。
塑造本质型安全人
企业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重点是车间班组,要害是车间班组里的人。
开滦煤矿以科研立项的方式,对10年来所发生的事故逐一剖析,发现96%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行为引发的。企业提出了“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理念,形成了安全文化的理论架构和操作流程体系。理论架构为三大系统:理念引领系统、行为养成系统、环境保障系统。它们是有机的统一。流程操作体系则对应三大系统确立了十大导入要素:理念共鸣、行为养成、应激调适、“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是杜邦公司最为重要的安全理念之一。走动管理、危险预知、手指口述、系统追问、职业训练、编码管理、安全标识。它们即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相对独立、各有自身运作机理的单元要素。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富认为:建立这样的理论构架和操作系统,使它既涉及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制度机制、环境条件、作业场所,也包括了管理的决策、执行和操作,更涵盖了人、机、物、法、料、环等安全管理的各主要要素,把人、机、物、环的辩证关系纳入了统一的整体之中。这是多维度、多层面地对人进行塑造,使理念引领的力量、制度约束的力量、行为养成的力量、亲情感染的力量、环境影响的力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
安全说到底,要靠每一个人的自觉自律,靠每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