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937420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企业负责人怎样落实安全责任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4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科学地揭示了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没有安全做保障,企业就不可能创造效益,更不用谈持续稳定、健康发康。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和财产不受损失。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作为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重点。结合水电企业实际,浅谈企业负责人如何落实安全责任。

  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思想观念是根源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关乎面败。思想观念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根源,只有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可持续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在行动上做落实安全责任的表率,推动企业安全水平的整体提高。作为企业负责人,既是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也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他的思想观念、态度、责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企业安全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企业团队对安全管理的执行落实。所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培植企业健康的安全文化,构建安全稳定的员工队伍应该是企业负责人今后必须研究的课题。如何树立安全意识,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安全责任上落实、执行力度上强化。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弄清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员工、我们的企业。要从眼前利益向长远利益转变,从小局利益向大局利益转变,从处理安全向防范安全转变,正确处理好生产、效益和发展的关系。作为企业负责任人,在安全问题上要克服“没问题、小毛病”的思想,“没问题就意味着大问题、小毛病会出大事故”,这样的例子太多,是用血和泪总结出来的教训。端正思想态度,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支持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推动生产的发展,防微杜渐,把小事故、小问题、小苗头扼制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要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愿十防九空,也要万无一失。

  二是安全责任上落实。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管理的领头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负责人的思想和言行相当重要。如果负责人重安全、讲安全,时时处处抓安全,那么带给企业员工的一定是人人重视、个个行动。再者,负责人带头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各岗位人员的责任,那么,这个企业一定会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氛围。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当安全管理的表率、做安全生产的先锋,要有打铁本身硬的作风。

  三是执行力度上强化。一个企业有再好的规章,再好的责任制度,再好的考核机制,安全责任没有落实等于零,也只能让制度成为摆设、考核流于形式、落实成为空谈,更会在干部员工中形成安全不重要,思想就会滑坡,就会出问题,因此在安全管理、执行力度上必须坚持“无情管理、绝情制度”,敢于消除安全拦路虎,敢于处理执行不力的事,敢于追究不执行的人。在管理中对事不对人,在执行落实力度上加强,在安全管理上迁就就是犯错,严格要求才是关爱,提高执行力的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落实安全责任,只有执行,才能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让制度从墙上走进心上。

  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管理体系是保障

  企业负责人的职责是以抓全面、协调、规划发展为中心。在安全管理上更要横到边、纵到底的抓落实,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工作中有专人抓、有机构落实、

  有执行落实流程、有安全发展方向和目标,要在安全管理上明确责、权、利的关系。一是要制定与之配套的安全规划,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奖惩激励机制,同时作为企业负责人,要把握好尺度,参与而不干预,过问而不决策,要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二是要成立机构,强化管理。组织机构是加强安全管理的保障,也是企业负责人落实安全责任的主体,代表企业负责人抓执行、抓落实,充分利用他们的理论知识、技术特长、丰富经验,放手、放权、放心的让他们去大胆的管、大胆的干,发挥安全职能部门的作用。三是完善安全管理网络,有制度、设机构,还必须有完整的管理流程。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要一层层的明确责任目标,一级级的抓好落实,只有从企业负责人到各部门、岗位和每一个人都把安全当成日常事去抓,形成铁臂抓安全、奖罚硬兑现、讲话有人听、罚款有人怕的高压态势,确保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共担的整体意识,才能保证企业长治久安。

  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技能素质是核心

  企业员工是安全生产的核心,直接与机电设备、水工设施打交道,安全法规的掌握,业务技能的娴熟,是机电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保证。因此业务理念、实践技能是决定企业安全生产的成败,一个企业安全性能的高低,具体表现了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人才的培养、技能的提高、安全文化的培植应该作为企业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上的一个重点。结合发电企业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应从安全责任意识、业务操作技能、安全演练活动等几个方面开展培训教育。

  一是培养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态度、养成于习惯。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以鲜活的事例、职业道德标准等方面加强培训,让职工从思想让认知安全,达到端正对安全严谨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就会促使他在日常工作中时时想着安全,操作中念着安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就如同人们都知道电线不能摸一样,因为人们知道电可以打死人,不安全,有了意识,形成了习惯不去触摸它。同时,要通过培训教育让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有一切,所以说培养安全意识很重要。

  二是规范行业技能。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安全规范,各企业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业务理论培训,只有学习,才能提高技能,才能明察秋毫,不放过一个隐患。公司应结合实际,分层次的开展了业务技术培训,采取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定期学习日开展培训,积极参加安监局等组织的特种行业培训,保证所有运行人员持证上岗,采取定购安全书籍,放在车间让员工自学,确保了企业员工素质普遍提高。

  三是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以活动促安全、提技能。结合实际在班组间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消防灭火演习,定期开展反事故演练,摸拟防洪防汛应急抢险、撤离等活动,让职工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对安全器材的操作技能,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始终保持头脑冷静、沉着应对、安全操作、不打乱仗,只有这样,安全才有保障。

  确保安全责任落实 设备完好是重点

  设备、设施的完好,安全、经济的利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点。安全责任是否落到了实处,直接的检验标准就是机电、设备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因此,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把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作为重点,制定长效机制,提高设备的完发率和利用率,保证安全生产。

  一、加强现场管理。科学、规范的开展现场管理措施,合理调配人员结构,是确保生产场所人员、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明了熟记行业运行规程、操作规程、检修维护规程,在现场管理上要做到设备定人、安全定责、维护保养定时。熟悉掌握生产设备性能,加强设备隐患排查,齐备消防灭火、防洪抢险、维护检修的工具、设施。凡事做到有备无患,有防范措施,有应急预案。在制度上严格要求,操作规范执行,治理上统筹规划,处理上及时迅捷,不带病运行,构建生产场所规范、安全、稳定的经营环境。

  二、加大维护检修,提高设备利用率。设备长久运行磨损是难免的,但好的保养、定期的维修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利用的根本。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在检修投入上着眼长远,今日的投入是为了长久的安全,在设备维护检修上永远不能抱幻想,认为不会有事不投入、不维护,那样就会使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机器也如同人一样,生病了必须及时治,不能等到酿成大病就晚了。所以说,设备的勤修细检是企业安全生产、创造效益的生命线,必须配备专业的人才,购置专用工具,合理利用时机开展检修。几年来,公司对检修维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充分利用冬春枯水季节,认真开展冬修冬试,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了水源充沛时,机组不出问题,不掉链子,没因设备而造成弃水和停机现象,没因设备而发生事故,实现多年来的“零”事故,这与舍得投入、勤于检修是分不开的。

  三、抓好防洪防汛工作。特别是主汛期,要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防洪预案到位、除险加固到位、物资储备到位,防汛队伍到位、防汛值班到位、防汛排查到位、领导责任到位。企业负责人、在引水设施的水库、大坝、渠道、前池巡查方面更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准备充分、措施得力,在发生洪灾时,才有应对的措施和办法迅捷的抢险自救,减少损失,杜绝事故发生。只有搞好安全,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保证质量和效益,才能称得上社会责任。

  总之,安全是为了员工的平安,为了企业的发展。“安全连着你我他,防范事故靠大家”。落实安全责任必须靠团队,靠企业所有人的参与,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居安思危,时时抓牢,才能事事安全、人人幸福、企业增效。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