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全面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习近平提出,核安全首先是国家课题,首要责任应该由各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要知责任、负责任,强化核安全意识,培育核安全文化。讲话强调了核安全文化的责任意识,结合世界WANO组织的卓越安全文化八大原则内涵,也可以理解为,责任意识与主人翁态度是核安全文化的主旨。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90%以上的核事故都直接或间接起源于人因错误。要保证核设施的安全,仅靠法规的限制和设施的完备是不够的,要有某种行动来影响人们和单位对安全问题的态度,即“安全文化”。这一结论后来写进了国际核安全公约。2012年9月,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全面讨论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现的安全问题,分析了核安全文化所着重强调的人因问题对这次核电事故的影响。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咨询组INSAG是核安全文化首倡与开拓者,但INSAG核安全文化理念仅专注核动力厂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是为核电行业量体定做的,却极大地束缚了核安全文化的发展。
美国核管会NRC在INSAG基础上对核安全文化外延进行了拓展,创新性地提出了核安全监管单位的核安全理念。这一理念继承了INSAG中把核安全文化看成一种价值观的观点,但其适用范围明显扩大了,涉及到所有涉核利益相关者,比如远离核电现场的供货商与建造商,是纵深防御、安全第一理念的重要体现。
中国核安全文化特色的形成
后福岛事故时代的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我们要用动态观点去丰富核安全文化,可从3个方面定义中国核安全文化特色内容:凡是有利于提高核设施安全与辐射安全水平的;凡是有利于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行之有效的;凡是有利于公众正确应对处理核安全与辐射安全事件事故的一切理念、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等都属于我国核安全文化特色范畴。
定义主要说明了中国核安全文化中的主旨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说明了核安全文化建设已经由核能、核动力厂拓展到更广的核技术应用领域,例如分布在全国各地众多的辐照中心,卡源事件的频发说明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紧迫性;第二,说明了核安全监管机构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严、慎、细、实”4字方针与“六条”核监管理念是国家核安全局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第三,说明了核安全文化对普通民众的要求,核安全信息公开、舆情应对、核科学的科普也是核安全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核安全文化任务
中国特色的核安全文化是根植于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高集成的核电技术)上的先进管理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思想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前中国核安全文化建设面临两大任务:第一,努力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安全水平;第二,努力提高广大普通民众对国家核电发展政策的接受度与支持度。只有明确两大任务,才能理解与掌握核安全文化的主旨,才能把握我国核安全文化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的核安全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不仅将为我国核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而且将为世界核安全文化丰富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