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国家安监总局以安监总政法[2006]88号文下发了《"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主要内容包括: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安全能力以及安全行为方式等。安全文化建设是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旨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遵章守法的管理理念,安全操作的工作理念,提高各类企业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高群众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
"安全文化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她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安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发展和创新安全文化,不但是新世纪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重要原则:
"--坚持安全生产方针
"--坚持安全文化的引领,落实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生产"五要素":
"一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
"二是健全安全法制,依法规范全社会的安全行为;
"三是强化安全责任,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问责制;
"四是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科技问题;
"五是加大安全投入,建立国家、地方和企业共同投入的机制。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坚持贴近实际、基层、企业、群众
"--坚持注重建设、实效、特色
"三、主要目标
"--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体系和发展战略,全社会形成共识
"--培养一批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社区等
"--逐步建立全民安全教育网络
"--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全民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全民安全教育网络
"(二)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安全法治意识
"(三)强化企业和社区的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活动
"(五)发挥媒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六)开展安全理论研究,推动安全理论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五、实施安全素质工程
"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
"二是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和教育。
"三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和社会监督。
"四是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
"五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
"(三)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四)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安全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