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管理精髓,开掘文化内涵,全员参与互动,彰显军营特色。”沈阳军区某部队以此为安全文化建设原则,围绕胡主席提出“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战略”要求,结合联勤分部运输油料保障系统安全工作规律与特点,转变观念谋创新,活化载化润兵心,使安全文化建设步入“着眼和谐、全员参与、融入生活、文化奠基”的良好氛围。
转变观念文化育人。后方油库作为油料储备和供应保障的主要基地,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然而,因各油库大多地处远离城镇的偏远山沟,加之粗放管理的惯性思维、方式方法,使得基础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单元管理、时紧时松、细节缺失、重责轻育”状况。为此,在深入把握军交运输油料系统安全文化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对安全文化建设理念、教育方法、传播方式、激励方法等内涵,进行了规模与细化;征集编写了安全警示、对联、诗歌等。意在培养官兵的安全态度、安全意识、安全思维及安全行为,潜移默化地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转变。
升华理念全面融入。着眼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是油库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安全发展的现实之需和强劲推手。为此,分部将如下11个观念性理念,融入安全文化内涵:“安全出战斗力,安全出保障力”的价值观;“长效安全靠文化”的文化观;“安全永远是最薄弱环节”的认知观;“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人本观;“只有想不到的危险,没有不可控的风险”的预防观;“安全源于事业心”的责任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的效益观;“亲情爱情战友情,没有安全等于零”的亲情观;“依靠全员实现安全”的主体观;“人人对安全负责,安全对人人负责”的辩证观;“安全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观。
细化教育传播方法。为转变以往“一块黑板一枝笔,事故教训翻老底”的枯燥教育方式,以及“安全无形,缺少抓手”的困惑,在广泛征集基层官兵和业务口意见的基础上,将安全教育方法由单一的说教,细化为更易于记忆、理解的多方并举:目标导向法、情感激励法、超前预防法、跟踪教育法、典型引路法、寓教于乐法、理念渗透法、环境熏陶法、算帐对比法、案例警示法;安全文化传播方式:树立安全标兵,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网上学习交流,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制作安全文化宣传手册、灯箱、板报、警语、温馨提示、安全识别、警示标志、宣传漫画等。
以文化人激发内驱。官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唯有以文化人、激发内驱,才能事半功倍、确保安全。为此,强化了目标激励、正面激励、反面激励、考核激励等方法。目标激励:通过提升保障能力,深化人才培养、落实安全责任、正规场所设置、完善设施设备管理、拓宽信息化建设,激发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安全行为的养成;正面激励:通过先进典型事例、互动交流、安全行为导向,帮助官兵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反面激励:通过压力转化,警示公示,规范官兵行为,进而警钟常鸣;考核激励:将业务考核、比武竞赛、综合评估,与“双红”、“双争”评比联动,借以激发内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