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分析所有的海上事故中,约有80%是由于人为错误造成的。这说明了人的行为或失职在海上事故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那些因船舶结构或设备缺陷可能为直接引发的事故。基于这样一个事实,1993年11月4H ,IMO A.741(18)号决议通过了《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ISM规则。
1994年通过了SOLAS公约附件第}X章,颁布了各类船舶强制实施ISM规则的日期和要求。其目的要求航运公司和船舶实施ISM规则,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公司对船舶的安全管理和加强船舶的自身管理安全行为,以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害。
在这里作者主要从安全行为科学对象分析和安全管理的行为激励两个方面对实施ISM规则进行分析探讨,使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实施ISM规则的重要性
1 安全行为科学生要对象分析
安全 行 为 科学是安全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揭示人们在劳动生产和组织管理中的安全行为及规律,去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行为科学是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语言学、法律学等多学科理论应用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活动中,为保障人类安全、健康,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安全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企业或组织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安全行为,包括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和领导安全行为等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方法。
1.1 个体安全行为
首先 要 了 解个体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个体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气质、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倾向性和差异性。在一个企业或组织都是由众多的个体的人组合而成,所有这些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机体。但是,由于各人先天遗传素质的差异和后天所处社会环境、经历、文化教养、职务等差别,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安全行为差异性。
不同的企业职工和领导,由于上述人文素质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安全管理水平;同一个企业或生产环境,同样是职工或领导,由于责任、认识、个体差异性等因素的影响,会表现出对安全的不同态度、认识和行为。因此,在分析研究个体差异,个体安全心理规律基础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要求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定有关方案和须知包括必要的检查清单的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当明确规定分配给适任人员。其目的就是控制各种不良因素对人的个体安全行为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三违”行为的发生。
我们在研究分析引起事故发生原因时清楚的知道,当某一个体的心理状况与造成事故结构的某些心理要素接近相似时,该个体发生事故行为的可能性增大。事故心理因素包括侥幸心理、麻痹心理、偷懒心理、莽撞心里、心急心理、烦躁心理、粗心心理、自满心理、好奇心理等。 “应急准备”.
8.1对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公司应当建立标识、描述和反应的程序;8.2公司应当制定应急训练和演习的计划;8.3安全管理体系应提供措施,确保公司有关机构能在任何时候对
其船舶所面临的危险、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反应。
上述要求公司建立和制定三项应急措施,就是为了提高体系内每个成员预防事故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避免在危险、事故和紧急情况下造成个体不安全行为:惊惶失措,违章操作,指挥失误;避免对已存在的事故危险和紧急情况不能够辨识或反应迟钝,及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行为的不协调。以达到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当事故不可避免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群体安全行为
是指 在 组 织机构中由若干个人组成的为实现组织目标利益而相互信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规定其成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人群结合体。现代企业都是由大小不同,多少不一的群体所组成。群体的主要特征:其一是各成员相互依赖,在心里上彼此意识对方;其二是各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其三是各成员有“我们同属于一群的感受,实际上也是彼此间有共同的目标或需要的联合体。群体的作用是将个体的力量组合成集体的力量,以满足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使成员获得安全感。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群体在安全心理虽然具有不同的个性倾向,但由于劳动方式或工作内容、劳动环境及劳动条件相似及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因此,对外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在船上工作的船员就是一个群体。由于海上工作的特性及危险性比陆地要大,因此,船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更强,在海上工作性质相同,安全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如何增强船员群体对安全态度、情感、信念的凝聚力,焕发出群体安全行为的巨大力量。我认为有效的运行安全管理体系是关键。
管理目标应包括:1.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2·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措施;3.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实施ism规则使船岸群体安全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群体的安全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
因此,公司通过有效的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对增强群体凝聚力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氛围,对提高船岸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抵抗风险能力起到了重要保证作用;同时使船员在船上工作具有安全感,情意感、坚定安全生产信念、充分调动船岸群体之间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做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有推动力。
1.3 领导安全行为是安全管理的关健因素
不同 的 领 导心理与行为,会造成企业的不同社会心理气氛,从而影响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管理心理学家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与影响力,不指个人的职位,领导与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领导是领导者的行为。促使集体或个人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目标的全过程,既为领导;而致力于实现这个过程的人,则为领导者。虽然领导者在形式上有集体个人之分,但作为领导集体的成员,在他履行自己的职责时,还是以个人的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从安全管理的要求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ICI/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强调:公司高级决策管理层对其目标的全面承诺,没有这种承诺,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更进一步说明了领导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3.2对涉及和影响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的管理、执行以及审核的所有人员,公司应当明确并用文件形式规定其责任、权利及相互关系。
3.3为使指定人员能够履行其职责,公司有责任确保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支持。这就对公司最高级领导层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组织机构的设置调整和责任划分方面必须合理、明确,做到安全管理每个角落都要有人管,要纵向到顶横向到边。才能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到有力的组织保障作用。否则就会出现职责重叠,多头管理,责任不明确,处理题互相推it,安全管理效率低,关键时刻贻误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企业法人代表和领导者树立正确的安全经济观,真正认识到安全的投人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而且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有了正确的认识是公司高级管理层做出安全管理正确决策的基础,对公司保证为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支持,保证指定人员履行其职责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三是实施ism规则,要求领导层的安全管理行为:应采用现代的安全管理技术进行超前管理;变纵向单因素管理倾向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的安全自我管理文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