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某天夜晚,有个德国人驾车在街道上行驶,当他走到一个路口时,正好赶上红灯,由于街上没有行人,他就抱着侥幸心理闯红灯过了路口,结果还是被街旁报亭里一个睡不着觉的老太太发现了。没过几天,保险公司就给这位司机打过来电话:“接到交通局的通知,决定你的保险费增加1%。”这个人一气之下退保,到另一家保险公司投保,由于全德国保险公司通过网络知道了他闯红灯行为,到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要求增加他的保费。回到家里,太太又告知他一个不好消息,因为闯红灯,银行通知他们购房分期付款从15年改成10年。这时儿子从学校回到家里,由于他闯红灯,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觉得丢脸不想上学了。
一次闯红灯招来如此后果,恐怕这位司机再也不敢了。试想,是什么人让他接受了这样深刻的教训?是睡不着觉的老太太,是提高保险费的保险公司,是缩短还款期限的银行,是嘲笑有如此父亲的同学,还是叹气埋怨的太太。都是,又都不是。应该说,真正起作用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来自于社会人文环境让这个德国人再也不敢闯红灯的无形力量。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其运动变化是我们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我们均习以为常,甚至感受不到,没有谁刻意感觉到竟然有一种力量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至于脱离地球掉到太空。环境的改变,与之相对应的环境力量也在改变,包括人类等各种生物体的行为习惯也必须做出改变。如果不遵循这种环境力量的改变,人类及各种生物必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和努力才能生存。
无论是让德国人不愿意再闯红灯的人文环境,还是影响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都有一种力量让人有意或无意地去遵守。在企业内部的群体关系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力量,我们将生活工作环境中的这种无形力量,称之为“文化”。
我们的安全管理中正需要这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理念,最早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提出。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的评审会上,INSAG不仅审议了保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而且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也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带有革命性的词汇——安全文化。两年以后,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把安全文化纳入管理原则,要求所有的核电厂及与核电有关的领域都要遵循。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成立后,提出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的安全管理治本之策,安全文化已成为“五要素”之首。
什么样的安全管理包含了安全文化?任何企业都已经有安全文化,只是表现的强弱不同,强弱区别的标准,就在于大多数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不是在一个频率形成共振。
关于安全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让大家有更深层的理解。
蜜蜂飞行的路线是一个圈儿一个圈儿地迂回前进,苍蝇的飞行是打对钩直线式的直来直去。有人把几只苍蝇和几只蜜蜂关在一个大玻璃箱子里。时间长了,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相互感染,蜜蜂画得不那么圆了,变成椭圆,向苍蝇的直线靠拢;苍蝇打的对钩也不太直了,变成弧线,在向蜜蜂学习。
我们还知道有关“夫妻相”的说法。夫妻俩生活时间长了,生活方式、吃饭的口味儿、说话的方式、一颦一笑都在接近,面部表情甚至面相都在接近,让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对夫妻。
有位业务员自豪地讲他有一个本事,走进任何一家公司办公楼,10分钟之内,就知道这家公司员工的精神状态、企业的发展前途。松下幸之助也说过:“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7秒钟,就能感受到这个公司的业绩如何。”
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场”的存在,就像磁场一样,安全文化需要形成一个文化场。
企业的安全文化就是一个场,是一个系统,如何才能形成这样一个安全文化场?目前,公司正在开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系列工作,就是在积极营造这样一种安全文化环境氛围,通过建设适合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场,用环境力量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安全文化成为解决公司安全管理问题最强力、最持久、最有效的手段。
进行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安全文化四个层面的结构开展工作。我们知道,属于安全文化的内容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也有制度范畴和行为范畴。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盒子,最外面的一层是外显的物质文化,是显而易见、使人一目了然的东西,各种劳保服、安全帽、防护罩、安全标志牌、宣传品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就属于物质文化层面;揭开这一层,第二层属于制度文化,是企业发布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规程、工作指引等文件化的材料,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图集》、以及印发的各种安全文件等,就是在制度文化建设层面进行的工作;拨开第三层,进入深层的行为文化,是每个岗位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且是带有群体特色的行为方式,总局正在大力推进的作业安全分析(JSA)和行为安全观察(SOC)两种安全管理工具应用,以及公司创建员工安全行为要诀,都将丰富行为文化建设的内容;最里面的核心层是理念文化,是在员工中形成的安全共识,是企业安全目标和各项规程在员工心目当中的认识、认可程度,归纳提炼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体系,通过宣贯使之成为员工心中的信仰,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安全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共同托起企业的幸福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