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6338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人类行为及其发展(安全行为研究优秀资料)

作者:aq0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16

 

  1。什么是行为?

  2.。行为的发展受哪些因素制约?

  3.什么是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4.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习惯有哪些?

  第一节人类行为的发展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是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科学家提出的,它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功能、发展和进化、正常和异常行为发生的机制、以及预防和矫正异常行为从而调控人类行为的科学。那么,什是行为呢?行为(Behavior)可定义为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作出的各种反应。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前者是指先天遗传的,不经学习即可出现的典型、刻板、定型的行为模式,并且是有目的的指向性行为,如摄食、饮水、防御、性、睡眠、母性行为和好奇等。后者是指同种动物所激起,以对同种的其他成员有影响的行为,如家庭、学校、团体、医疗、健康行为、人际交往行为、领导与随从、侵略与攻击等。

  二、人类行为的发展

  (一)影响人类行为发展的因素

  人类行为是受遗传、成熟、环境和学习四主要因素交互作用而发展成为个体所独特的行为模式。

  1.遗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指父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可通过遗传基因传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其根据是父代长像、身材、皮肤、头发颜色及粗细和脱落时间等形态特征,内脏生理状态、易羸患器官、大脑神经类型等生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A型行为、C型行为、变态行为等行为特征均可遗传给子代。遗传机制是通过基因将遗传信息密码传给下代,等待合适时机顺序表达出来。如一个精子(精子细胞)含23条染色体,一个卵子(卵细胞)也含23条染色体,在受精成受精卵时,双方均以同等地以23条染色体授给受精卵,使后者有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大约含2万个基因,基因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父代的形态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特征便以遗传密码信息分别排列在不同的基因的碱基分子上。用分子克隆技术、PCR技术都已证明许多遗传疾病都是分别存在于特异的不同的基因上而传给下代,通过检查血细胞的基因便可测知有无遗传疾病或有什麽遗传疾病。受精卵上46条染色体的基因的排列组合可能性达300万亿种。遗传对人类行为发展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如焦虑症行为单卵双生子一致性患病率为50%,情感性障碍行为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68%,精神分裂症单卵双生子同病率86.2%。此外同性恋、窥阴癖等性变态行为,阿尔采默氏痴呆,智力,低智障碍都可遗传给子代,所以,如一个家庭引进一个病态基因,如精神分裂症基因,则不仅使子代患病,受疾病折磨而痛苦,而且也给家庭幸福带来灾难,并且会使这个家庭世世代代受该病的煎熬。婚前基因检查对保证家庭幸福,家族兴旺是很重要的。

  总之,遗传是个体行为发展的基础,它提供了行为发展的水平及模式特征。

  2.成熟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

  成熟是指个体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及各类本能行为按遗传基因表达时间程序而顺序发展。如出生后四周的婴儿可控制眼睛运动,能追随一个物体看;3个月时婴儿可保持头部平衡,转头;6月会坐;7月会用手抓物;10月会爬;1岁时会站、会走。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将6个月婴儿分成两组,一组训练其爬行,一组不进行训练。结果两组婴儿都是在10个月才会爬行,早训练组并未能提早爬行。因为爬行动作只有待锥体神经系统和锥体外神经系统成熟到能控制躯干肌、四肢肌、颈肩肌并使其相互协调、共济才会出现的。上述婴儿运动行为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就是遗传基因的时间程序顺序表达的结果,也证明成熟是行为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正常情况下,行为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而且是不可逆的,是不可逾越的。如身体生长发育顺序按由近及运为,先从中央部分到外周部分,先从近端再发展到远端,即从躯干和肩到手臂再到手指和脚趾。感觉、运动行为发展的由近及远的方向性也很明显。上述提早训练婴儿爬行,结果并未能提早爬行,证明行为发展的不可逾越性,狼孩研究证明人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在1―3岁,狼孩被从狼洞中找出都过了3岁,其后无论怎样训练,怎样教导、学习,到17岁才仅学会几十个单词即证明行为发展的不可逆性。儿童语言发展成熟经研究是经历七个阶段:(1)未显出差别的哭叫到→(2)带有特异需要信息的有差别的哭叫,如张孝忠教授用录音带结合音谱分析发现,饥饿要吃奶的哭声、尿湿不舒服的哭声、要求抢的哭声和找妈妈的哭声在音频、音调、音振幅上是有差异的→(3)咿呀发声阶段→(4)咿呀学语阶段→(5)不完整模仿阶段→(6)模仿言语阶段→(7)富于表情的儿语阶段(Eisenson,Auer,1963,Lenneberа1967)。这证明成熟在语言行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3)-(7)阶段是需要父母教导才能正常成熟的,狼孩因生活在洞穴,无人教导,便使语言发育成熟受阻,且不可逆转。

  3.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

  环境是指胎儿所处的子宫内环境、出生后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自然环境对个体行为发展的影响。

  (1)母体环境对胎儿的影响近年研究围产期发现,母亲的年龄、营养、疾病

  服药情况、吸烟、酗酒和情绪状态都会影响胎儿生存的环境,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怀孕母亲患风疹,则有可能生出低智的孩子。

  (2)早期环境的影响将刚出生的猴拿到特定环境中饲养,使其不与母猴和动物接触(环境剥夺实验)。经过一年后再放回到自然条件下的猴群中生活,则该猴表现得特别恐惧、畏缩,别的猴攻击它时不能进行自卫,不能参与猴群中的社交、游戏。狼孩所研究也证明,人类社会对语言、智力、摄食、睡眠、衣着、社交等各种行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3)家庭民主式家庭和专制式家庭、学校环境都会对儿童行为发展有影响。如民主式家庭培养的小孩独立性强,性格果断,社交能力强;而专制式家庭培养的小孩独立自主性差,社交能力也较差。

  总之,环境对行为发展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4.学习对行为发展的作用

  单靠遗传和成熟发展的少数本能行为是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的。只有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和社会观察学习的习得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人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即说明学习对行为发展的作用。学走,学跑,学说话。在学校学习知识、技能,学社会行为准则、道德品质等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人还要改造环境,要创新,要发明也与学习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学习对人类许多社会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三)行为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关键期

  人类行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现在的行为是过去行为发展的继续,是以渐变为基础的,而将来的行为又必然是现在行为发展的延续,称为行为发展的连续性,例如婴儿的运动行为发展是从眼球运动→颈部运动→躯干运动→坐→爬站→走而连续发展的。不会站何以会走?不会坐又何以会爬?可见下一行为是上一行为的连续。行为连续性发展是量变,而阶段性发展则为质变或实变。行为发展在连续性变化的量变的基础上,行为的性质会发生突变,即称为行为发展的阶断性。例如认知行为发展,根据Piaget.J的研究有四个主要阶段,各阶段都具有其本质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证明行为发展的阶段性,见下表。

  表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阶段认知特征

  Ⅰ感知运动阶段婴儿的认知只限于直接感觉到的和简单的运动学习而认知

  (0--2岁)到的东西,如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嗅到的、尝到的

  东西可认知,对新认知的东西采取摆布、撕、拧、抛、翻

  来复去的运动检查以认知

  Ⅱ前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对不在眼前的、感觉不到的东西进行认知

  (2-7岁)对语言、符号等抽象、概括的间接认知发生,意想代表着

  对周围的世界能进行因果关系思维

  Ⅲ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对物体的大小、容积、数量、重量、长度进行逻辑

  (7-11岁)推理,并能用概念系统概括事物,能进行心算

  Ⅳ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能归结出一般规律和原则,可对事

  (12岁以后)物分类、比较、具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思维发

  展到高级而接近成人

  早期行为发展是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尤以生后头几年,如脑的重量在头7年比刚出生婴儿的脑重增加了近四倍,已接近成人水平,为1280克,成人为1400克,为其92%。由于行为发展是连续的,早期行为发展又最快,这意味着早期行为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将会影响到成年,甚至终生,即早期行为发展极为重要。

  在研究行为早期发展中注意到一个现象,即行为发展的关键期(keyperiod)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K.Z.Lorenz(1937)首先发现关键期的现象。他发现小鸭或小鹅在孵出后8-9个小时内将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作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一种偏爱和追随反应,他将这种现象叫"印刻"(in--printing)。小鸭或小鹅对人、球、木头都会产生印刻。Lorenz认为小鸭获得印刻现象的时间是其生命中很短暂地关键期,一旦这个天生的生理上的关键期已过,则不会忘记。见下图

  图2--29小鸭的印刻现象

  以后,许多学者认为,人的行为发展也存在着关键期。并将关键期定义为人的行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当行为发展到某阶段时,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刺激下该行为才会出现,若此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激,则这种行为就永不再出现,此期称为该种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如根据狼孩的研究,人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1--3岁,此时如婴幼儿不在有人的环境,无人教导其单词的发音,句子组成,语言表达,则过此期后,其语言能力受阻,且很难补救。再如走路行为的关键期在4--5岁。3--5岁是性身份心理识别的关键期,此期如心理上对自己的性别识别与生理识别不同,则会产生各种性变态,甚至要求进行性别转变的手术以满足其心理的性别要求。1-7岁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4岁前小孩是各种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了解每种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教育极为重要。

  第二节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人类行为可分为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一、本能行为

  本能行为是机体生而具有的先天的行为模式。动物的行为主要是本能。人类的生物本能行为已被赋予了社会意义。

  (一)饮与食:摄食行为是生命个体为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手段。婴儿出生后就会吸奶。用乳头刺激婴儿唇部,他即可用最嘴衔住,开始吸吮。这种反射是本能动作。使人产生饥饿感,促使人进行求食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血糖降低、内分泌变化及胃壁收缩;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控制饥饿感。刺激下丘脑的"饱中枢"动物会有拒食的表现,甚至会引起长期拒食而死亡;刺激下丘脑的"饿中枢",则动物食欲大增,吃个不停导致肥胖。这说明生命体内有一个完整系统控制饮食行为。这类研究对人类摄食行为以及体重的控制有一定启示。饮水是一种比摄食是更有生存意义的行为。人体水分消耗达到一定程度,便失去平衡,产生补充水分的需要。人体常靠两种方式来补充失去的水分:一是靠喝水,二是靠减少水分从肾脏排出。生理心理学家认为,体内缺少水分时,会使血流量减少、血浓度增加、血压改变。位于下丘脑的特定细胞内有缺水的感受器,身体缺水,使这些细胞变形,引起神经冲动,使人感到口渴。因而渴的需求和控制是下丘脑的功能。摄食与饮水虽然都是本能行为,但也受人类社会化的影响。如摄食的方式、种类、时间、地点等都与人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

  (二)性:性是维持种族生命的延续所必需的。它不像饥与渴那样是由身体内部的某种缺失而引起的,而是体内某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引起的,在人主要是由性意识所引起的。是机体性发育成熟后产生的。性行为的生理基础,是由于性激素的分泌而引起的。机体随性器官的成熟,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刺激机体产生性行为。下列行为虽然是本能行为,但环境和经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对猴子的各类实验表明,缺乏与同伴直接接触的经验,使被隔离的猴子在成年后无法与异性建立感情联系,不知道怎样去接触异性,以致不能进行正常的性活动。而在人类情况就更复杂,人们不仅要学会如何与异性建立感情,而且性行为要受社会行为规范约束及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三)母性:这是雌性个体独有的一种本能行为。即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代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护幼体的行为。包括哺乳、添拭幼体身体、保护幼体安全,将跑出的幼体衔回窝里等。它比饥、渴、性等是更强大的本能行为。如此雌鼠会越过障碍并忍受痛苦以靠近它的幼鼠。母性行为的生理基础较为复杂,可能与脑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有关。如对白鼠注射或清除催乳激素,就会使母性行为产生或消失。而在人类母性行为是母爱的表现,除生理因素外,婴儿哭、微笑、吸吮、抓握都可促进母性行为。人类的母子关系是社会性的,因而其育儿方式等都受着不同社会文化影响。

  另外,还有睡眠、好奇等一些本能行为。

  图2--猴子的好奇行为

  二、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指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各种活动,包括人与人相互作用而产生和表现的所有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又称社会知觉(socialperception)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接触时,根据他人的外观行为,推测与判断他人的心态、动机、意向和人格的过程。对人的知觉过程与对物的知觉过程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的规律。人对社会刺激的反应有某些特殊的效果,称作人际知觉的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与人接触时,首先得到的信息对形成对一个人印象起主导作用。人容易根据前面信息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印象形成后,就不再重视后面的信息。这就是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比较容易形成且难以改变。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主要有容貌、身材、言谈举止、性格等。

  近因效应则是指在与人接触中,最近出现的信息对形成印象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后两种信息间隔时间越长,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已经变得模糊时,就很容易被后面的学信息所取代。

  2.晕轮效应

  这是指对别人知觉的一种偏差从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如讨厌某人的缺点,则认为这个人坏透了。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人际知觉偏差。

  3.定势效应

  这是在人头脑中存在的有关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使我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不自觉的有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其外部特征进行归类。比如,见一个人文质彬彬,戴着眼镜就认为他是知识分子。说到胖子就认为是生活舒服、心胸豁达等。

  4.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对由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而结合在一起的某些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次作为判断评价他人人格的依据。比如,认为山东人豪爽、讲义气、吃苦耐劳等;南方人则精明、伶俐,具有商业头脑等。

  (二)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接近的过程。这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空间的接近性、态度的相似性以及关系平衡等。

  人际吸引的种类有:仪表吸引、相似吸引、接近吸引、奖励吸引、崇拜吸引等。

  (三)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不能摆脱社会关系,随时会受到群体的影响。如,会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父母、老师、同学、亲友、同事或陌生人)的影响,会受一定社会规范、习俗的制约等。

  1.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roles)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独立地位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为规范。

  2.态度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人及物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一致的情感、信念及行为倾向的复合体。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学习过程,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完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面。而态度的转变则有经过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顺从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影响下,其外显行为表现与他人的一致或听从他人指示。这是暂时的、表面的,一旦外界影响消失,顺从也就停止。比如,上自习课老师在场小学生遵守纪律不敢说话,老师一走马上唧唧喳喳。认同是一种情感水平活动,由于受到某种吸引而产生的对他人观点、信念对接受。比如,因为崇拜某个人的个人魅力,而摹仿他的行为、相信他的观点。内化则是在认同中的基础上对自己原有态度及价值观进行协调整合的过程。这是从理智上来辨别是非,将他人的观点,变成自己内在的认识。

  (四)人际行为

  人际行为(interpersonalbehavior)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1.一致与从众

  一致(uniformity)是指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很多方面倾向于相似。通常的提法为从众(conformity),即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某种集团规范和多数人意见为准则,作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和行为的现象。人们出现从众现象大至出于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不犯错误,因为通常大多数人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另外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受到大家的欢迎,不至于使自己孤立于团体之外成为孤家寡人或避免受到惩罚。个人特点、群体特点和刺激物的特点都会影响个体从众的可能性。比如,地位威望高者、年长者、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者较少产生从众行为。

  2.攻击

  攻击(aggresion),又称侵犯,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可以分为亲社会(如警察保卫社会秩序、正义战争中与敌人搏斗等)、反社会(如暴力犯罪等)以及社会可以接受(如父母打孩子等)三种类型。减少和控制攻击行为有以下方面的途径:宣泄、惩罚、自我控制、置换等。

  3.亲和与利他

  亲和是指人们喜欢与别人在一起并帮助别人。

  利他行为(altruistic)是指在任何形式下不指望得到报答也要帮助他人。利他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能有社会正义感、社会平等思想、内疚、愉快等。而被帮助者的特点、助人者的特点、环境以及助人者对事件的判断分析都影响着利他行为的发生。

  4.竞争与合作

  竞争(competition)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和精神目标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相互争夺的过程,其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合作(cooperation)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其结果不仅有利于自己,也有着有利于对方。这是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见的两种作用方式。两种作用方式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促进群体及个体很好地发展。

  第三节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

  一、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healthbehaviors)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充足的睡眠、平衡的营养、运动等。健康行为不仅可增强体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帮助个体、家庭、社会养成健康的习惯。健康习惯(helthhabits)是指从小由家庭养成的、自觉主动和自动化进行的各种增强体质、维持心身健康的活动。WHO(1990)分析现代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时,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病因,即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习惯。可见养成健康习惯的重要性。只有行为卫生,才能健康长寿。

  (一)健康习惯

  美国学者Belloc和Breslow(1972)用近来年长的时间对6928名健康成人进行健康习惯和心身健康状态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他们以期望寿命、心身健康临床检查、心身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研究指标。经过六年的研究,他们找出美国生活方式下最重要的七项健康习惯,即充足睡眠八小时,每天都吃好早餐,不吸烟,不饮酒、或节制性地少饮酒,每天进行规律性地体育锻炼,极少或不在两餐之间增食,减肥使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他们将有这七个健康习惯的人作为一组与没有或仅具有个别1-3项目的人作为另一组。两组对比研究发现,有这七项健康习惯的成人其身心健康水平、患病率、病死率、伤残率均较另组好,期望寿命也长11年。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健康习惯还应加上平衡营养和少吃盐。

  充足睡眠不仅使心身得到休息,恢复一天的疲劳,而且更重要的是生长激素只在慢波睡眠中才分泌。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儿童、青少年长个子,促进成人修复、补充已死亡的细胞,使组织器官更新以保持其正常功能;促进各种免疫细胞增生,维持正常数量(白细胞寿命仅数小时,淋巴细胞仅数天),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睡眠少或剥夺睡眠的人免疫力极度低下,易滋生疾病,且有注意力分散、烦躁、思维力↓、记忆力↓、幻觉、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等现象及各种心身障碍症状产生。

  (二)健康行为形成机制

  健康行为的建立主要受健康信念(healthbelief)的支配。健康信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心身健康的追求、认识和标准,即欲达到的上报。健康信念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即经科学研究证明,并经多人重复验证,又经过临床实践检验的信念,而不是个人经验,或道听途说的别人的经验。有的人由于没有文化,缺乏卫生知识,提倡"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饭后一颗烟,赛过活神仙"的健康信念。在这种不科学的健康信念指引下,只能走上自我伤残性行为,谈不上什么是健康行为了。

  任何一种健康行为的建立都是在正确科学健康信念指导下,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形成或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和社会观察学习而习得的。

  二、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是指有损个体体质和有害心身健康的行为。但从另一角度看,某些不良行为可能对事业成就是有盒的,如A型行为;有些行为对人际交往可能有助,如C型行为。

  (一)A型行为(typeAbehavior)

  Friedman和Rosenman(1957)首先提出A型行为的概念。

  A型行为可定义为具有这种行为类型的人,有易发生冠心病的倾向,其特征为:时间紧迫感强,如行为急促,走路快,说话快而响,同一时间进行两项工作,脾气急躁,办事快,效率多,力求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争强、好胜的个性,如竞争意识强烈,事业心强,好给自己压工作,超负荷工作,好与人争辩,对人怀有敌意,有攻击性;情绪上易怒,容易激动,容易脑火,好发脾气,生气时易向外界发泄等。

  A型行为的人容易发生冠心病已为临床观察和实验证实。如Friedman和Rosenman(1960)用时年半时间对3154名39-59岁间的健康男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他们发现具有A型行为的人,在8年半时间内冠心病的患病率比B型行为的人高2倍。实验研究发现;A型行为的人脑脊液中、血中、尿中CA含量比B型人高;A型行为的人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比B型人高;A型行为人交感神经张力、血粘度、血小板聚集性均比B型人高。临床研究还发现,A型行为人比B型行为人易得高血压,缺血性脑率中、动脉粥样硕化、高脂血症。所以,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1978年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报告,也确认A型行为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于其它危害因素的主要危险因素。

  A型行为人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心肌梗塞的可能机制是A型行为的人经常使自己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从而激活丘脑下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使血中CA升高。CA可升高血压、血脂、血糖、血粘性和血小板聚集性,并使血小板膜中花生四烯酸转变成血栓素A2(TXA2)后释放入血,TXA2/PGI2比值也相应升高。CA和/TXA2还使冠状血管、脑血管逐渐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痉挛、血栓形成而发生心梗和脑梗塞。A型行为人交感神经系统活化,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使血容量增多,血压升高,A型行为可以遣传给下一代。冠心病是多因素综合致病,如高血压、高血脂、A型行为、吸烟、糖尿病等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子。冠心病家族遣传史即指将高血压基因、高血脂基因、糖尿病基因或A型行为基因之一遗传给下代。

  人的行为习惯是由条件反射建立的动力定型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可因不强化而消退。所以A型行为的人经过矫正是可以转变为B型行为的。竞争的社会环境、工作风险大、生活紧张、工作量大、紧张性职业、脾气急躁的人易促进A型行为的形成。但转变竞争好胜心理、删繁就简适当减轻工作量、绝不同时做两件事、合理和劳勉结合地安排生活、培养见人就面带笑容的习惯,可以减少竞争敌意。学会太极拳及调息等放松方法则可将已有A型行为的人转变为B型行为。改变A型行为可有效地预防冠心病、高血压。

  (二)C型行为(typeCbehavior)

  Baltrusch(1988)首先提出C型行为的概念。C型行为可定义为易发生癌症的行为习惯,其行为特征为:(1)童年生活不顺利,形成压抑、克制的性格,如童年丧失父母、或父母分居、缺乏双亲的抚爱等;(2)行为上过分与人合作、理智、协调、姑息、谦虚、谨慎、自信心差、过分忍耐、回避矛盾、好屈服于外界权势等;(3)情绪上易愤怒且不也向外发泄,而生闷气,易焦虑、抑郁等。

  C型行为人有易发生癌症的倾向,这已为临床观察和实验所支持。如Baltrusch(1988)报道,用C型行为量表发现,有C型行为的人其癌症发生率比非C型行为的人群高压3倍。乔文达、岳文浩(1992)报道,已确诊为胃癌的病人67例,与67例正常人在年龄、性别、职业匹配对照时发现,胃癌组病人C型行为量表中愤怒分量表分、愤怒内向发泄分、焦虑分、抑郁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胃癌组病人有较高的C型行为倾向。肿瘤行为研究在国内外均早已发现,压抑愤怒、压抑情绪的人易患癌症,但有一直停留在观察阶段、直到1997年英国免疫学者首次在受压抑的动物模型上发现,受压抑的动物其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时这才将观察阶段上升到实验阶段,并创立了肿瘤行为学。Keller(1984)发现,小鼠受束缚压抑后,可使肉瘤、乳腺癌和白血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Kiecolt(1983)发现、压抑、紧张都会损伤细胞DNA的自然修复,导致肿瘤的发生。

  综合国外研究认为:C型行为可通过降低机体免疫力;减少内脏器官血流量使代谢障碍并损伤DNA自然修复过程;和使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促使癌症易发。C型行为降低免疫力是通过受体进行的。用免疫组化学方法证明,免疫细胞上存在着各类受体,其中有接受CA的α及β受体、DA受体、有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类固醇受体、有接受各种肽类激素和肽类递质的肽类受体、有接受组织胺的H2受体、还有胆碱能受体和其它受体。这些受体是神经调节作用、内分泌调节作用和心理精神作用的物质基础。即心理刺激(愤怒、焦虑、压抑……)→脑和内分泌腺活动→神经递质释放和激素分泌→与免疫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免疫功能变化。如愤怒、压抑、抑郁、焦虑情绪可通过下列五条途径降低人体免疫力:(1)愤怒、焦虑可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A↑→与免疫细胞上α及β受体结合→T及β↓淋巴细胞↓、NK细胞↓、吞噬细胞及白细胞↓;(2)压抑、失助可激活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系统→ACTH↑→考的松↑→与免疫细胞上类固醇受体结合→T、B淋巴细胞↓→免疫力↓;(3)愤怒、焦虑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抑制副交感中枢→副交感神经功能↓→乙酰胆碱递质释放减少→与免疫细胞上Ach受体结合↓→免疫力↓;(4)压抑、抑郁可激活丘脑下部--肽类激素系统,下丘脑有肽类神经元并兼有内分泌细胞细胞功能,即既可具有神经细胞的传导兴奋作用,又可有分泌颗粒分泌肽类激素的作用,后者调节免疫功能,被称为神经免疫肽(neuroimmunepepticle)当心理应激活化时分泌肽类激素↑→与免疫度细胞膜上肽类受体结合→免疫力↓;(5)丘脑下部--腺垂体→肽类激素系统,腺垂体内分泌细胞也分泌脑啡肽、内啡肽等肽类激素→与免疫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免疫力↓。

  C型行为还可通过激交感→肾上腺系统引起各内脏供血量↓→代谢障碍,DNA自然修复障碍。此外Baltrusch(1987)先后报道,压抑可通过递质和激素使细胞内原癌基因转化为癌基因,易诱发癌症发生。C型行为仅仅是促使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仅有C型行为的人是不会发生癌的,因为癌是多因素综合致病,如家族遗传史、接触各种致癌物质过多、慢性病灶、某些病毒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癌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且早期发现是容易治愈的。预防癌症的办法,如尽量少地接触致癌物质(X线、亚硝酸胺、烟类、黄霉素……),积极治疗慢性病,矫正C型行为等。矫正C型行为的办法是,首先不要压抑各种情绪,情绪要发泄出现,更不要生闷气,培养乐观、达观的性格,见人面带笑容,不要过于约束自己,不焦虑、不抑郁,多交朋友、多与人交往使社会支持多而乐观。

  (三)高盐食行为(Highsaltbehavior)

  WHO规定,凡成人每日摄入盐量多于克或老人摄入盐量多于克均称之为高盐食行为。北京市防疫站(1986)调查发现,北京市居民每人每日平均摄入盐量17。4克,都有高盐食行为。食入盐多主要损伤心脑血管,易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盐对人体危害有九:增多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促使血管痉挛,兴奋交感神经,活化RAA系统,增加血小板聚集性,从而促进动脉硬化和血凝性,增多体液,使舒血管物质如PGE、血管舒缓素(kallikrein)、激肽系统三者合成减少,升高血压。盐本身可损伤血管内皮,盐又促使血小板聚集使动脉粥样硬化,盐又升高血压,这三者是造成脑出血的原因。

  (四)吸烟行为(Smokingbehavior)

  全国吸烟情况调查组(1987)在全国各省、自治区抽样调查发现,15岁以上男性成人吸烟率为60。01%,15岁以上女性成人为7。04%,平均为33。88%。

  烟的主要危害有三方面:烟中煤焦油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引起癌症发生;烟碱刺激胃腺、胰腺引起胃液分泌增多和胰液分泌,烟碱和烟中CO还损伤血管内皮引起心血管疾病,损伤胃肠粘膜引起胃炎、胰腺炎;烟雾薰蒸呼吸道的慢性刺激,可引起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烟草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如亚硝基胺、多环芳香烃、放射性针等可引起食管癌、喉癌、肺癌、口腔癌。为了减少煤焦油的致癌作用和减少烟碱的损伤刺激作用,发明了过滤嘴烟和"安全烟"。经过多年对过滤嘴烟和"安全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这两种烟仍可引起肺癌、冠心病、脑血管病、胃炎、胰腺炎、气管炎等与烟相关的疾病,也可以成瘾,对胎儿仍有不利影响,"安全烟"并不安全。研究发现,烟的毒物不仅是CO、烟碱、煤焦油,还有许多不明的致病、致癌因素存在。用鼻子猛吸的鼻烟壶,易诱发口腔癌、颊癌和牙床癌的机率要比不吸者高数倍。研究证明,咀嚼雪茄烟的人口腔癌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吸水烟的人毒副作用、成瘾作用和普通烟相似。

  烟瘾烟、酒和吗啡、可待因一样是成瘾物质。烟成为瘾癖是由于生理依赖性、心理依赖性、耐受性提高三者共同影响所致。烟瘾者对瘾物--烟的心理依赖性是指对瘾物的渴求、到处寻找必得的行为。生理依赖性是指瘾物对吸烟者的脑、神经系统作用后产生的生理变化或奖励作用以致必需此瘾物持续地在体内存在,才能避免发生特殊的、被称为戒断综合症的反应,从而产生对烟的躯体依赖性。烟的生理依赖性取决于烟中所含的烟碱。烟碱可兴奋神经肌肉内的烟碱样受体(N1和N2受体)。N1受体存在于主要支配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节细胞上和主要支配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的副交感神经节细胞上。N2受体存在于骨骼肌的运动终板膜上。吸烟煤秒钟后,烟碱即到达脑和神经节,兴奋N1受体,引起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肾上腺髓质释放CA、胃肠蠕动加强、胃酸及消化液分泌;兴奋N2受体,引起四肢、躯干骨骨肌张力升高,呼吸肌张力升高使肺通气量增多;CA释放入血可兴奋α及β受体,进一步加强上述作用。CA作用于脑中α1受体引起精神运动活动增加,提高思维能力,作用于脑中α2受体可起到镇静作用。所以,吸烟者吸烟后可获得提神、镇静、解乏、解除肌肉疲劳,自觉情绪振奋,肌力增强的奖励作用,久之成为生理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是心理依赖性的基础,是核心。吸烟者为满足吸烟后的提神、情绪振奋、解乏的生理作用而渴求吸烟。据测量,吸一口烟所含的烟碱量相当于一片麻醉药片的药理作用。所以,每天吸取包的烟客,每枝烟吸10口的话,则每天便吸入200个小的麻醉炮弹,一年吸入73000个炮弹,相当于吃73000片麻醉药片,其依赖之深、毒害之大可想而知。烟客当90分钟不吸烟便会产生戒断综合征,出现全身无力、难受、无神、烟脑、易激动,重者甚至出现出汗、肌肉抽搦、发抖、呼吸困难、反应迟顿、失眠、胃肠障碍、注意力分散、判断力障碍等症状。

  戒烟最好的办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是从正面和反面矫正原来对吸烟不正确的观点,转变为坚决戒烟有益健康的观点为:吸烟可以解除疲劳,吸烟可以作为消遣,吸烟有助脑力活动,吸烟有利交际,吸烟是享受,男子汉没有不吸烟的,烟酒宴上好谈事等。这些观点可能是对的,但它们都忽视烟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危害之大。所以从正面要转变这些观点,让他们清醒的认识到烟的巨大危害。此外,还要从反面让他们接触肺癌开门见山人,参观肺癌病房以了解烟的致癌作用的可怕性。许多戒烟者所以下定决定立即戒烟都是看到吸烟的亲友死于肺癌的可怕或者由于自己已患了严重气管炎、肺心病、肺癌、冠心病、脑血管病才下定决心戒烟的。行为疗法实际是系统脱敏疗法,在2-3个肭每周逐渐减少吸烟支数直至完全不吸。僻如头一周每天减少二支,然后逐周减少到不吸。先制定计划,每周减少的支数一定明确;然后执行计划,并定出奖罚的办法,达到减少支数目标的奖,达不到的罚,由亲友、家人监督,奖罚则必须结合生活实际;第三要巩固,即不吸烟行为要巩固下去。执行计划时要回避板机点,如遇到疲劳、烟友相聚、饮酒、开始工作、提神、烦恼等想吸烟的情况时要回避。在想吸时要有代替物代替吸烟,如吃块糖、唱歌、吃尼古丁糖(戒烟糖)、自我奖偿、换个场所等。也可用厌恶法代替吸烟,如故意吸烟同时想不愉快的事或联想恶心、呕吐。

  (五)酗酒行为(heavydrinkingbehavior)

  我国文化传统是无酒不成宴,不醉不成礼灌酒之风盛行。历史上文人墨客如李白、陶渊明、辛弃疾、苏轼等又都嗜酒如命,把酒与文、与诗、与风雅相联,而从不宣传酒之危害。历史资料记载,李白、陶渊明、辛弃疾的儿子都痴呆,陶在临死前也认识到自己儿子的痴呆和己饮酒有关,但悔已晚矣。酒客如不对酒的性质,酒作用的矛盾性质有清楚的认识,则酗酒行为是不易改变的。

  1、酒的性质、药理作用和酒的用途酒是乙醇,其分子量很小,能穿透人体内任一种细胞膜,进入全身每一个器官和细胞,发挥其作用。医学上曾用酒作为止痛剂、麻醉剂、兴奋剂、消毒剂、溶剂,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酒还可提供能源,有营养作用。酒的心理作用有:可作为镇静剂;可抗焦虑、抗抑郁解除人的烦恼与抑郁;可解除人的抑制力,使胆子壮起来,发现豪言壮语;大量酒可解除人的敌意,化敌为友;酒能帮助人从事紧张的和艰巨的任务,但酒也损伤人取得成功的能力,常以失败告终;酒可帮助睡眠,但这种睡眠是不能很好休息的;酒通过解除人的抑制和焦虑,提高兴奋性而增加性欲,但过量的酒又降低性的活动能力。白干酒可凝固蛋白质而损伤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产生食管炎、胃炎、胰腺炎。酒可损伤肝脏产生肝硬化。酒损伤脑功能,使脑萎缩,产生精神病、人格改变。酒可引起溃疡病、冠心病和各种癌症。酒是致畸因子,因此酗酒的妇女或围产期饮酒的妇女常发生胎儿畸形。酒也损伤精子而使胎儿脑损伤,出生后痴呆。

  2、饮酒行为带来的医学上的问题乙醇对人体任一细胞都有毒性,酒在肝中氧化成乙醛,进而生成CO2和水时,都要消耗肝细胞内的以维生素B1为辅基的酶,使细胞缺乏B1而产生肝细胞营养不良、脂肪肝、进而肝硬化。乙醇也损伤心肌细胞膜、损伤Na-KATP酶,产生心缩力↓和心肌炎。乙醇对脑细胞的损伤如同对心肌和肝细胞的损伤。据研究,急性饮酒时当血中酒精含量达每100ml含50mg酒精时即出现微醉;含100mg时出现许多、欣快、情绪不稳、吐词不清、共济失调、瞳孔散大;含150mg时可见兴奋、吵闹、攻击行为、瞳孔进一步散大、眼球震颤、复视;含200mg时出现运动失调、步态蹒跚;含250mg时呈现木僵、抑制;含400mg出现昏迷;含6000mg以上则死亡。若酒客为心理素质不良人或有过脑外伤或是癫痫患者、脑动脉硬化的人,则急性酒精中毒时,往往出现谵妄状态,意识障碍、错觉、恐怖性幻觉、幻听,患者在幻觉支配下可出现冲动性行为,伤人或自伤。慢性酒精中毒人常伴有脑萎缩、肝硬化、酒精中毒性精神病、中风、糖尿病、心脏病,并可引起畸胎、癌症。酒也是易成瘾性物质,酗酒的人对酒会产生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酒的生理依赖性是指饮酒者可通过饮酒得到奖励,如解抑、解除烦恼、提高情绪,久之对酒产生生理依赖性,在此基础上产生对酒的渴求即心理依赖性,而成为酒瘾客。驾驶员饮酒常会发生车祸。

  3、戒酒可用上述认知行为疗法,但常用的为厌恶疗法。即让患者服用戒酒硫后,再饮酒即产生恶心、呕吐、难受,以后逐渐产生对酒的厌恶、而不敢再饮。戒酒时可产生戒断综合征,出现腹痛、呕吐、虚评、大汗淋淋、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四肢麻木、乏力、颤抖、抽搦、失眠、焦虑不安、兴奋多话、幻听、幻视、紧张、恐惧等症状。这些症状在重新给予酒后即可消除。其产生是缺乏酒精对脑刺激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依赖性的反应。给予降低脑内NA、DA递质并阻断M受体作用的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类药可消除这些症状。

  (六)致胖行为(Obesitybehavior)

  引起胖肥的行为习惯称为致肥行为,其特征为吃饭快、饮食结构含脂量高、食入热量多、不爱运动、易激动和好加餐。临床诊断肥胖症的标准是超过标准体重20%。肥胖对健康有较大危害,如肥胖人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胆囊炎、关节炎、肥胖性心肺综合征和一些癌症。此外肥胖还加重麻、手术、分娩的危险性,还缩短寿命,提高死亡率。临床观察发现,体重与血压成正比,体重每增加工厂kg,收缩压相应升高约30pa。肥胖者由于膈下脂肪沉着,增加呼吸负荷,导致长期低血氧症,表现为缺氧、紫绀、睡眠时出现潮式呼吸,白天嗜睡,多饥多食,晚期可出现右心衰竭,称肥胖性心肺综合征。

  我国近来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及缺乏医学知识,肥胖症患者日益增多,但缺乏确切统计数字。美国统计肥胖症患者在男性为14%,在女性为24%。

  减肥是一项困难任务,主要的减肥方法为:1.矫正致胖行为,如饭慢、少吃含脂量高的食物、饭量要减少不能吃饭、多运动、少激动、少加餐,坚持这些便可有效减肥,但要持之以恒。2.行为疗法,通过训练找出引起肥胖者多食行为的各种板机点,如时间、地点、环境刺激物、美食引诱等,尽量回避引起多食的这些板机点,以建立少食行为习惯。3.禁食:Brownell(1982)提出,肥胖者可以几天不进食,只饮低热量饮料,或每天只给1.7KJ热量的食品并配合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适量蛋白质。禁食不利于健康,而且在禁食几天后,体重的减少又可增加。所以,禁食只能用于维持体重阶段。4.手术,切去部分胃可减肥,但会带来倾泻综合征。5.减肥药物,吃抑制食欲的药物或吃苯丙胺、甲状腺素片、降糖灵等,但有副作用。6.体育锻炼,每天进行1-2小时体育锻炼,可减肥。7.病因疗法,找出引起肥胖症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第四节成瘾行为(药的滥用)机理与戒断

  药物成瘾行为(drugaddictivebehavior)或药物滥用(drugaddiction)WHO(1950)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所引起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并具有以下特征:①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药,并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②使用时剂量逐渐增大;③对该药的效应产生心理依赖和生理;④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

  滥用在DSM-Ⅳ中定义为指一种适应不良的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该药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如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而且损害了躯体健康,甚或出现法律上问题。所以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如因酗酒而旷工、闹事等;成瘾强调的是依赖(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如WHO专家委员会即建议用依赖来取代成瘾。

  一、成瘾药物分类

  (一)根据药理作用机理分类

  1、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精神活笥物质):如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大麻、麦角二酰胺(LSD)、仙人掌毒素(Mescaline)等。苯丙胺、大麻、LSD、Mescaline、都是致幻剂,使人服后欣快,改变知觉和意识,进入梦幻样深沉快乐的睡梦中。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苯二氮类、酒。

  3、麻醉、止痛类:即阿片类物质包括阿片、吗啡、度冷丁、芬太尼、羟吗啡、镇痛新、丁丙诺啡、二氢埃托啡、海洛因、可待因、美沙酮、哌替啶等。

  4、胆碱能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剂:烟草等。

  (二)根据购卖场所分类

  1、商店可随便购买类如香烟、种类酒。

  2、在医院和药店用医生处方购卖类如苯巴比妥类、苯二氮类、吗啡、度冷丁、苯丙胺、镇痛新、芬太尼等。

  二、阿片类成瘾机理

  阿片类毒品注入(或吸入)人体后,立即到达脑和脊髓内,并和存在于脑和脊髓内的阿片受体结合发挥其镇痛、麻醉和欣快作用。阿片受体已经分类的有μ、κ、α、δ、θ五类,其中以μ受体与阿片类的镇痛作用、欣快感作用最密切。阿片能镇痛、镇静、欣快神经系统主要伴随痛觉传导系统走行而分布在脊髓罗氏胶质区、中脑腹侧被盖系统、脑室周围灰质、中脑边缘系统等处。机体内有内源性阿片肽,如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等质。阿片能镇痛、镇静欣快神经元末稍便释放这些质。脑啡肽等递质作用于上述五类阿片受体后便会出现镇痛、镇静和欣快的生理作用。阿片类毒品为外源性,它们进入人体除发生镇痛、镇静、舒适愉快感、百烦皆除感的作用,但何以会成瘾即产生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呢?经现代研究,初步证实成瘾是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能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有关。后者参与了所有成瘾药物的奖赏效应。Berhow用脑微透析法发现,小剂量吗啡可引起中脑伏隔核中DA含量增加,研究发现,机体摄入阿片类药物后,抑制了GABA能中间神经元,从而解除了GABA能神经元对DA能神经无的抑制,使后者释放的DA↑。此外,阿片还可直接兴奋DA能神经元,并抑制DA能神经元突触前膝对DA的再吸收、间接增加突触间隙中DA的浓度,增强了DA能神经元的功能。中脑--边缘系统DA能神经系统功能加强后便出现心理愉快、放松的心境,瘾客得到这种精神奖励便依赖,即成瘾。用阻断DA2、DA4受体作用的氯丙嗪、奋乃静药物可阻断阿片类的成瘾作用,也支持阿片成瘾与中脑--边缘系统的DA能神经元活动加强有关。

  三、阿片成瘾行为的戒断

  阿片瘾客停止吸入或注入阿片后马上产生阿片卧薪尝胆断综合征:患者感到乏力、精力差、喷嚏、发冷、发热、恶心、肌肉疼痛、腹痛、食欲降低、心境不安,并出现流涕、肌肉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现象,查体可发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全身出鸡皮疙瘩、瞳孔扩大等体征。戒断综合征的产生经近日研究主要是CAMP第二信使活动加强的表现。

  戒断阿片成瘾的方法(脱毒治疗)有:

  (一)药物治疗

  1.阿片类阻滞剂阿片作用于中枢阿片受体后产生欣快心理而成瘾。当给予阿片受体阻滞剂钠洛酮和纳屈酮后,它们选择性占据阿片受体,阻断可片类(如吗啡)与阿片受体的结合,不再引起镇痛、镇静与欣快作用从而使注入吗啡的欣快作用消失,这样通过不强化便使吗啡建立欣快的条件反射消失,而起到戒断作用。纳洛酮的本身无明显的药理作用,无毒性,临床上用它来解救阿片类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及中枢抑制症状,可使昏迷病人世界杯。

  2.M受体阻断剂由于戒断综合征多为胆大致有神经M受体兴奋所引起如恶心、呕吐、腹痛、肌肉痛、腹泻、流涕等,故用M受体阻断剂可消除大部分戒断症状而起到脱毒的作用。如杨国栋报道,用东莨菪碱治疗3000例吸毒者取得成功。

  3.替代治疗利用与毒品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有相似作用,但其欣快作用很弱的药品来替代毒品以脱毒。美沙酮是μ受体激动剂,产生吗啡样镇痛、镇静作用,但欣快作用弱。口服后作用持续长达56小时,每天只服一次。用它代替毒品,成瘾作用逐渐减弱而消失。

  (二)认知--知为疗法认知是使其吸毒动机转变,使其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通过增强应对能力而改变,并从正面和反面深刻认识吸毒的危害。行为疗法是矫正其吸毒行为,消除其已建立的吸毒条件反射,并强化病人的不吸毒行为。通过奖励以巩固其不吸毒行为,通过惩罚以减少病人的吸毒行为。

  (三)系统家庭疗法(见心理治疗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