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是推动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设计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时,一方面需要通过广泛的调研与专家咨询全面收集各种学说对企业安全文化内容的定义,尽可能多地囊括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必须充分考虑供电行业特色。根据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特征及内容,结合韦格曼的安全文化评价因素理论,参照核电安全文化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并按照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的原则,本文设计了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它由组织承诺、管理参与、激励约束、沟通报告、培训教育、作业环境六个维度组成,每一维度又有其相应内容。
1组织承诺
是指企业对安全所持有的态度。这种承诺也能反映出高层管理者积极地向更高的安全目标努力的态度,以及有效激发全体员工持续改进安全工作水平的能力。组织的承诺确定了企业最基本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企业管理层要对全体员工公开承诺,说明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立场,表明企业在安全方面的坦诚意愿,并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起领导作用。只有高层管理者代表企业做出安全承诺,才会提供足够的资源并支持安全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其主要评价因素包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制定安全目标等。
2管理参与
是指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亲自参与企业的重要安全活动。高层和中层管理者通过与一般员工交流注重安全的理念,表明自己对安全重视的态度,将会大大提高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自觉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创造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各职能部门进行密切地合作,以发挥整体效应。其主要评价因素包括领导率先垂范、部门团结合作、安全监督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安全性评价)等。
3激励约束
是指企业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安全生产评价、奖惩系统和授权文化,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企业内部所建立的安全行为准则,是其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准则之下,安全和不安全行为均被评价,并且按照评价结果给予公平一致的奖励或惩罚。因此,企业用于强化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的奖惩系统,可以反映出其安全文化的氛围。但是,企业的奖惩制度并不等同于安全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说,奖惩机制是否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并被全体员工所掌握和执行才更属于文化的范畴。授权就是将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以下级员工的个人行为、观念或态度表现出来。在企业内部,失误可能发生在任何层次的人员身上,而一线员工往往是防止这些失误的最后屏障。授权文化可以提高员工持续改进现状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可能促使员工为确保安全而超出了其职责范围主动承担责任。员工授权还意味着员工在安全决策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可以发起并实施对安全的改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为企业的安全绩效感到骄傲。员工是企业一切工作的主体,没有员工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任何工作不可能有效推进和持续改进。该模块的主要评价因素包括规章制度健全、安全责任明确、奖惩公平有效、员工得到授权、开展标准化作业等。
4沟通报告
是指企业内部之间及与外部的有效沟通,包括员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向上级汇报。在事故发生之前,就能发现事故苗头并立即进行整改,对于保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报告文化”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安全问题可以自愿地、不受约束地向上级汇报,可以提高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需注意的是,员工不能因为反映问题而遭受报复或其他负面影响。企业要有一个反馈系统能够及时告诉员工,他们的建议或意见已经被处理,或告诉员工如何自己解决问题。一个具有良好安全文化的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正式的报告系统,这个系统被员工积极地使用,并向员工传达或反馈必要的信息。其主要评价因素包括沟通渠道畅通、与政府同行有良好的沟通、共享安全经验、安全建议及时得到答复等。
5培训教育
是指培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安全培训教育在企业中的重视程度、参与的主动性和广泛性,也包含员工在工作中通过传帮带自觉传递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状况等。其主要评价因素包括持续学习改进系统、定期进行安全分析、开展岗位风险辨识等。
6作业环境
是指企业生产区域内设备和场地必须有规范、清晰的标识与安全警示。安全文化要求在存在危险因素的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冲击作业人员感观视觉,提醒作业人员集中注意力,起到警钟常鸣的作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科学规范地应用安全标志已成为现代企业衡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其主要评价因素包括安全设施标志规范化、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齐全、作业环境整洁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