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理论篇
第四章 安全理论篇
一、木桶原理
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也不在于木板的平均长度,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最优秀的人员,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极少的三违人员、危险人物、事故苗子。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安全木桶中的一块木板,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
二、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安全质量管理更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栓个小石头开始。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事和细节,否则将要酿成大祸。
三、匠人规则
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匠人规则”启示我们,尊重规则、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些人人皆知,贵在自觉,难在自觉。只要像匠人那样,凡事用“规则”这个权威的尺度量一量、校一校,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按规则行事,那么,平安顺利、后顾无忧、快乐幸福的生活就会向你频频招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之潇洒人生就会为你所有!
四、冰山理论
众所周知,冰山之雄伟,让人为之惊叹,然而,它在海面上所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仍然隐藏在海面以下,支撑着上面的那一小部分。人身伤亡事故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样能够引起重视,不安全行为就像海面以下的冰山部分一样,不易发觉。有人虽察觉到了,但总存有侥幸心理,日积月累就酿成了事故。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冰山主体是隐藏在海下的那部分。作为安全工作,真正曝露在“海面”上的明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藏在“海下”的隐患才是真正的炸弹。
五、金字塔理论
3万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肯定会造成3000次危险事件,3000次危险事件肯定会造成300起轻微事故,300起轻微事故肯定会造成29起一般事故,而29起一般事故肯定会造成一起重大事故。
“事故金字塔”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事故预防原理: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预防无伤害无惊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而能否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则取决于日常管理是否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细节管理,这是作为预防事故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现实中我们就是要从细节管理入手,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事故金字塔”的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从而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六、堤坝原理
安全的堤坝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任何细小局部的隐患,都会危及堤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严重的“三违”、隐患,是颠覆性、破坏性极强的毁堤行为。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让堤坝决口。一旦决口,要坚决堵漏,亡羊补牢。不然,势猛迅急,很难补救。
安达思安全理念提炼及安全文化手册设计服务介绍及参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