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在建设本质安全文化的主导作用。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一就是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显然。不同的对象(决策者、管理者、工人、安技人员等)对安全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宣传、教育等)方式。
行为科学的理论还使我们认识到:人的行为受心理、生理等内部因素的支配和作用,也受人文环境和物态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和作用,因而人的行为表现出动态性和可塑性。这样,对于行为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动态、变化的方式相适应,还要求艺术、形象、美感的技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安全文化活动需要定期与非定期相结合;安全教育在必要的重复基础上,需要艺术的动态;安全宣传有技巧与关键安全管理要从简单的监督检查变为艺术的激励和启发等。
贝迪中国安全行为科学首先可应用于深入、准确地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以使我们科学、有效地控制人为事故。同时,安全行为科学可应用于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文化建设等,也可以为提高安全专业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服务。
在安全管理中运用行为科学
(1)用行为科学指导,合理安排工作。根据人的个性心理合理选择工种在国外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我国对专业司机进行心理咨询也有成功的实践。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或岗位,应该利用行为科学中对于性格、气质、兴趣等个性心理行为规律研究的成果。进行合理的工种和工作的指导安排。在生产安排上,为减少可能的行为失误,要分析情绪、能力、爱好、生理等特点和状态做出合理的协调。
(2)科学应用管理手段。安全管理中要善于应用激励理论进行科学管理,如科学运用激励理论激发安全行为,抑制“三违”行为;利用角色作用理论,调动各级领导和安全兼职人员的积极性;应用领导理论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等。
(3)进行合理的班组建设。在考虑班组人员的搭配上,为使团体行为安全协调,要研究人员结构效应,如需要考虑班组中的职工气质互补、性格互补,价值观倾向有搭配等。
贝迪中国进一步完善矿井“一通三防”管理体系,全面落实通防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以矿长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技术总负责的通防管理体系,根据矿井生产布局配备“一通三防”人员,保证合理定编,确保通防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
从系统上保证矿井通风安全
(1)取消多盘区布置方式,减少井巷工程量和矿井生产环节,优化生产系统,降低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2)采用新型高效节能对旋主要通风机,满足矿井高效安全生产需要。
(3)强化通风技术管理。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利用科学手段调整系统,合理配风。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及时调整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网络,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4)高度重视局部通风管理,落实“无计划停风就是事故”的先进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瓦斯管理体系,强化通风监测监控系统的安全,保证作用和矿井综合防尘管理,落实矿井火灾防治措施,实现矿井通防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