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937420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诚信文化应成为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

作者:邢路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28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许健武 报道:今年6月底,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伊春空难”事故的调查报告,对2010年8月发生的伊春飞机失事进行了事故性质和责任的认定,并提出了对有关人员和单位的处理建议。根据调查报告,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机组的违规操作。本来飞行技术就存在缺陷,还违规操纵飞机低于最低运行标准实施进近,而且在高度告警时仍未采取复飞措施,继续实施着陆,导致飞机撞地。看得出,机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违反了多项规章和程序——不该进近时硬着头皮进近,该复飞时没复飞。从安全文化的角度看,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不履行应尽的职责,就是缺失诚信文化。

  今年6月4日,民航局党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民航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民航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育诚信文化,要使诚信成为促进持续安全、提升服务品质的重要引擎。回顾我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安全工作实践,我们会发现,“诚信”、“严实”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作为一个极其宝贵的经验,“诚信”、“严实”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作为一种优良的作风,“诚信”、“严实”在安全实践中也得以广泛的传承。

  民航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飞行量突飞猛进,自动化水平提高,保障设备升级更新,人员增加,但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谈安全发展,不仅要依靠软硬件设备的更新升级和人员配备的增加,还有赖于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这样的发展才是扎实的。

  近年来,一些领域诚信缺失,这种现象在民航安全生产领域中也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安全责任没真正落实,夸大宣传,培训考核、基础台账流于形式,安全活动虎头蛇尾,安全检查走马观花等。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危险的信号,反映了行业内一些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分析以上现象,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个别人的安全文化理念中缺少诚信等传统道德的概念,导致他们可以漠视规章。

  因此,我们要推动以诚信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文化建设,弘扬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推进职业诚信建设,促使诚信文化成为民航的主流文化。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以积极的安全文化做推动,树立起全员重视诚信文化的价值观,实现安全价值观诚信化;推进规范化建设,实现制度管人,使日常运行、安全检查、规章程序、教育培训等方面均体现出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文化,实现运行诚信化;建立激励诚信行为的制度体系,使员工意识到失信的高成本,实现管理诚信化。只有通过诚信等传统道德来规范每一个人的行为,并使之逐步成为民航的主流文化,才能让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

  诚信文化的塑造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假如我们的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没改变,安全文化就无法有根本性的改变,安全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发展。我想,这也算是“伊春空难”留给民航业的一个思考吧。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