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知道,行是指人的实践,“知”有“真知”与“假知”之分,“知”不仅是“知道有那么回事儿”,也不仅限于知道对错,更要“真知”才行,更要一以贯之。 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安全文化体系实施过程 (一)科学规划,系统部署。安全文化咨询公司坚持把“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作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实现本质安全的重要载体抓实抓好。从指导原则、目标任务、组织领导、实施步骤和重点工作等5个方面对创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标、时间进度,分解了重点工作,落实了责任要求,确保了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 (二)全员参与,扎实推进。为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咨询公司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从公司领导、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劳务外包工、外包工程队伍5个层面,采取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工作建议,掌握员工的关键行为要素和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同度、期望值,保证了安全文化一经形成,就得到公司上下的广泛认同。 (三)多措并举,抓好宣贯。组建安全文化宣讲团,由总经理挂帅、主要管理人员参与、各班组长为骨干。建立公司主要领导和安全文化专家分层的培训体系,结合公司和员工的实际情况,整体规划公司的安全活动,将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安全知识竞赛与安全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安全文化理念植入人心。 “知行合一”文化与安全管理实践有机融合 (一)与典型引领相融合。围绕“两个零确保”“八个零力争”安全目标,坚持人、技、物、环、时“五要素”管理,通过引领、分析、指导工作逐步推进,强化认识、措施、引领、执行、监督“五到位”过程管控。即以“安全日每周一题”、“四不伤害细则上讲台”强化认识到位,以“两票”、“安全交底”强化措施到位,以安全质量“两个清单”、“安全质量控制点”强化引领到位,以“反违章日报告”、“不规范不工作”强化执行到位,以“原因分析、反措落实、责任认定”强化监督到位。通过充分发挥“五要素”、“五到位”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引导作业人员“红线”、“禁区”意识,使其“只要想全做细,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不监护不工作”理念落地发芽。 (二)与品牌建设相融合。围绕强基、7S管理等重点工作,安全文化咨询公司坚持打造宿电特色安全品牌。积极开展管理体制创新,继去年颁布“百条禁令”之后,作为“百条禁令”拓展和延伸,编制了“岗位安全禁令”,明确了人员行为“红线”,管理“底线”,并且目视化制作,把具体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力遏制了生产现场违章行为,成为安全管理提速的新的增长点。 (三)与安全环境创新相融合。以荣获“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为新的起点,坚持“平安宿电 幸福生活”人文理念,开展企业安全文化系列活动。结合职业健康评价、机组小修、双停等工作,在主厂房、各转运站、输煤集控室、环保大道、主厂房等创建7S样板区,并逐步向外围区域全覆盖,对现场文明卫生、安全设施、警示标识等进行大力整治。设置安全文化宣传牌,建立安全文化长廊,有力渲染了安全管理新常态环境氛围。 先贤论述的“知行合一”,结合到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理念即为“知”,安全行为即为“行”,将安全理念的“知”深植于每位从业者内心,然后外化为工作实践中的“行”,做到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行合一”,就能达到本质安全的“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