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这两个字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听到和看到最多的词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其与生命相关联。的确,生命是改造世界和创造财富的原动力,安全则是确保生命延续的首要前提。因此,关爱生命不仅是社会的职责,也是企业的基本任务。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更要强化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意识,在生产中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方能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企业无限的为用户服务中去。
从国家、地方到各级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安全,强调安全,我认为理由如下:
1.安全关系到"人权",应该强调"安全保障人权"。人应该享有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权、劳动权和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过去,我们的口号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现在应改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保障人权"。
2.企业安全、社会稳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生产经营单位是社会细胞中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基本细胞,它们的良好运转是国家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正是保障我国建设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企业特大事故遏制不住,社会稳定就难以保障,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就不牢固。
3."工作的安全性"是人们择业和提高职业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职业生活质量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感觉。职业生活质量包括劳动报酬、企业福利、工作的安全性、灵活的工作时间、工作紧张程度、工作时间的缩短等多个方面。
4."安全第一"的真正含义。"安全是正效益、事故是负效益"的事实越来越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国家之所以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方针提出,就是为了纠正那些只重视生产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倾向。企业在追求"政绩""业绩"的同时,千万注意不要事故"劣绩"的出现。
5.重视硬件建设,更要强调"强化管理"。人总有疲惫、失误和大意的时候,所以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完善工作环境,实现本质安全化是预防事故的根本之策。这需要增大经济投入,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因而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仍然是重要、必要而且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和制度制约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头戏。
6.注重制度管理,不搞运动式管理。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组织检查,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检查程序和切合实际、统一高效的检查标准,因而往往是声势大、效果差。有的甚至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运动式的安全检查落实上级指示,而且层层检查、多头检查、摆花架子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我们应该变运动式管理为法制化、制度化管理,改运动式检查为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检查。
可以说,安全是一切的根本。只有防患于未然,从本质上消除隐患,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
众所周知,安全是民航事业永恒的主题,是航空运输企业的生命线。民航事业发展伊始,便把"安全"的理念传输给员工。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对民航的三条重要批示当中第一句话就是"保证安全第一"。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民航工作的指示和批示当中,大多数也是围绕民航的安全工作作出的。针对民航技术装备现代化程度高、运营风险程度高等特点,加强我国民航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安全第一"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灵魂。"诚信严实"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精髓。"安全就是效益"是民航安全文化的价值反映。法规规章是民航安全文化的制度保障。设施设备是民航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尽管我们已培育出了自己的安全文化,但目前还处于初建阶段,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安全文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任务。
一是要营造安全文化舆论环境。安全文化建设是行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安全,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员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使"诚信严实"成为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和行业精神。
二是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民航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行业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化的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同时,可以明确岗位规范和职责,使员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行业安全监管水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