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2866338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某市2010年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作者:aq07    文章来源:安全文化建设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8

 

  一、年度主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年。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主题,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断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创新监管手段,着力打造队伍,保持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一般事故总量,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三、工作目标

  1、完成市级标准化企业、标准化村特色示范点各10个;

  2、完成危化企业标准化达标20个;

  3、完成教育培训2.5万人;

  4、完善中小企业告知承诺和“一企一档”6500家;

  5、完成危险化学品等8项专项整治目标;

  6、完成职业卫生重点监管120家,职业危害因素申报100家、检测440家;

  7、事故结案率95%以上,事前处罚达35%以上;

  8、完成苏州、常熟市两级政府挂牌重大隐患整改25项。

  四、工作措施

  (一)以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1、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是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能力,从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基础工作。2010年在要继续保持2.5万持证培训的基础上,调整培训结构,提升培训质量。逐步加大危险作业岗位职工,有毒有害接毒职工的培训比重,通过二年左右的努力,使这二类职工基本全部轮训一遍,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要改进教材质量,编制各种类型的套餐式专业安全技能培训课件,使复训职工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要紧密联系我市安全生产实际,大量增加案例讲解,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新增危化操作和登高作业两项实践课程,使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

  2、要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充分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普及安全生产专业知识,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文化工作要注重下基层、进工厂,善于总结挖掘企业安全文化的有益做法,加以总结推广。各乡镇、各条线、各经济板块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活动,培育品牌、特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全国、省、市安全文化社区。安全生产艺术团要创作一批新的安全文艺节目,加大下乡、下厂为企业职工特别是为农民工做宣传服务的力度。全年当地演出不少于40场。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企业安全基础。

  1、继续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要着力把标准化创建引向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轨道,推进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性。标准化创建重在企业,各地要在继续全面开展村、企标准化创建的基础上,选择若干企业建设样板工程,培育行业标杆,形成示范效应。要十分突出村在标准化创建中的作用,不断推动村管安全的经验积累和机制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的村管安全经验,运用现场会等形式加以推广。特别要发挥村在中小企业告知、承诺、安全监督检查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村管企业安全的重要抓手。同时,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小企业安全监管,按照“规范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夯实和提高中小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2、大力推进危化企业的专业标准化建设。在2009年起步的基础上,2010年要稳妥扎实地在危化企业中全面推开标准化建设工程。要通过专业培训,为各创建企业培养100名内审员。要搭建服务平台,让企业与各地优秀的咨询辅导机构形成聘用服务关系,全面开展咨询、辅导。要帮助本地中介机构取得评审资质,更好地推动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让参与创建的企业在危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确保2010年25家以上企业通过三级以上资质评审,其中二级以上不少于2家。

  3、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与隐患排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布局、工艺流程、设施设备等以及不规范的企业生产活动和员工生产行为作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把是否执行标准纳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和政府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与安全评价、行政许可、安全责任保险等结合起来,引导促进企业尽快达标。

  (三)以监督检查为手段,着力整改各项安全隐患。

  1、要认真贯彻总局24号令,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规范检查的数量、频次、内容、形式,在市政府批准后认真贯彻实施。要创新安全监管的手段和形式,力求查有实效、查有促进、查有推动。要在做好重点时段、重要季节、重点领域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针对薄弱环节的专项性检查,全面建立隐患整改各级管理制度,做好整改指令的跟踪、复查,确保查出的每一个隐患都能得到根治。要重点培养企业自主管理、自我检查的自觉意识,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内生机制,试点开展零事故管理,班组隐患排查,三不伤害等活动,促进企业主体责任到位。

  2、完善重大隐患挂牌整改工作制度。2010年,苏州市、常熟市和各镇三级挂牌整改项目为45个。要全面落实隐患挂牌整改的责任,切实做到定人、定时、定工作标准,确保挂牌项目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各级政府、主要经济板块要建立较大隐患管理台帐,随时跟踪隐患整改和控制情况,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的重大隐患要心中有数,紧盯不放,舍得投入,务求整改到位。

  3、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各类专家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作用,

  完善专家参与安全生产辅助管理的制度政策,以安全生产咨询委员会为统领,搭建完整的市、镇、企业专家技术服务平台,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行政许可、项目诊断、安全咨询和重大事故原因分析等诸环节上形成科学决策机制。为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区分,合理分工,科学高效探索新的路子。

  4、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建立严密的重大危险源防控机制,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将更好地发挥督促地方、督促企业做好危险源监管工作的作用,对疏于监管,企业装备运行不正常,经常发生不安全状况的企业要加大督查和处罚力度。要全面疏理各级安全生产预案,开展一次市级预案演练,各镇和各经济板块也必须进行每年一次的预案演练,同时要督促企业加强预案演练,扩大岗位风险卡覆盖面,全面完成高危工艺改造工作。

  (四)以专项整治为动力,促进各领域安全状况好转。

  1、要深化危险化学品、职业卫生、冶金等高危生产领域的专项整治。要继续关停安全生产基础差,安全生产隐患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整改的工业小区外小化工企业,提高化工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门槛,严控化工专属区外化工企业的新改扩建,引导化工企业向低风险、轻污染、高科技含量的高端产品转移,严厉打击危险化学品的非法生产、经营和储存行为,促进化工产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卫生监管的研究,强化有毒企业法人代表、接毒职工的培训教育,督促企业切实履行危害因素申报和告知、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落实、职工健康监护、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等法律责任和义务,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现场监督抽查,查处职业卫生管理中的严重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要继续加大对冶金行业的隐患整治,督促冶金企业建立健全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完善各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现场管理,淘汰落后设备,彻底改造冶金吊,对冶金企业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要全面纳入监管,促进规范建设和使用。

  2、要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农机使用安全的专项整治。要充分发挥安委会组织的协调作用,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治行动方案,切实解决各领域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确保社会大安全环境的平稳。道路交通要以查违章,禁酒驾为重点,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监管,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的综合效应,确保道路交通事故比上年有所下降。建筑部门要强化对进市各类施工队伍的资质管理,强化安全监理,以防范坍塌、坠落事故为重点,抓好深基坑、超高层、大型施工设备等重点环节的管理,指导各乡镇和各经济板块充分发挥建管机构的职能作用,严防和压降小型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消防部门要紧紧抓住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等特殊、薄弱、高危环节,狠抓火灾隐患整治,特别要强化对招商城及其周边地区的“三合一”隐患整治,充分发挥“三合一”消防队伍及各镇消防办的职能作用,着力研究制订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管治能力和效果。

  (五)以行政执法为杠杆,全力压降安全生产事故。

  1、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领域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普法宣传,不断提升全社会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提高安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持持续高压态势,遏制“三非”、“三违”现象。2010年要重点打击化工生产经营领域违法生产、违法经营、违法储存的行为;严厉打击在生产工艺中违法使用有毒物质,从而造成严重职业危害的行为;严厉打击拒绝整改事故隐患或长期拖拉,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严厉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进行生产、经营、建设的非法、违法行为;严查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等违规违章现象。非事故性处罚在处罚总量中达35%以上。要加强大队、中队业务能力建设,提高办案执法的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提高执法透明度。

  2、要加强各部门办案执法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公安、监察、检察、总工会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坚决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重在总结事故教训,严格落实事故整改责任,做好事故单位隐患整改回头看,寓安全服务于执法过程中,使每一起事故都能发挥警示教育的作用。要适度采取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对某些特殊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加以集中打击和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