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937420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南

作者:中国烟草    文章来源:中国烟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7

  1 引言

  1.1 本指南制订了烟草行业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实践原则及实施指导,以帮助企业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实现安全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小生产安全事故风险。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应结合各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

  1.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化和延伸。主要体现在用管理的手段建立一种结构化工作体系,以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受到最有效的正强化行为激励,从而抑制违章获利冲动行为,激发自愿遵章行为和对安全问题的质疑态度,由此产生人人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使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效能达到最优。

  1.3 为保证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各单位要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整个组织的理念、管理、程序、方针策略以及文化等各方面,使安全文化建设成为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本指南适用于烟草行业的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4—2008)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企业安全文化

  被企业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3.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3.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部分,以有效的结构化行为激励措施强化企业对安全风险的管理。

  3.4 结构化工作体系

  在职能层次、运行程序、工作方法和评估考核等方面具有清晰的配合关系和标准化操作模式的管理系统。

  3.5 拉动式安全管理机制

  一种安全管理系统运行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从员工个体或下级组织层面产生良好安全绩效需求,由上级组织和管理者提供支持不断予以满足的管理模式。

  3.6 安全绩效

  基于企业的安全承诺和行为规范,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关的组织管理手段的可测量结果。

  3.7 安全自我完善

  通过企业管理手段实现不断改进的、高于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

  3.8 安全承诺

  由企业公开做出的、代表了全体员工在关注安全和追求安全绩效方面所具有的稳定意愿及实践行动的明确表示。

  3.9 安全价值观

  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3.10 安全愿景

  用简明语言所描述的企业在安全问题上未来若干年要实现的志愿和前景。

  3.11 安全使命

  简要概括出的、为实现企业安全愿景而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

  3.12 安全目标

  为实现企业的安全使命而确定的安全绩效标准,该标准决定了必须采取的行动计划。

  3.13 安全志向

  在企业和个人安全绩效上追求卓越的意愿和决心。

  3.14 安全态度

  在安全价值观指导下,员工个人对各种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倾向。

  3.15 安全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16 安全异常

  可导致安全事件的不正常情况。

  3.17 安全缺陷

  可被识别和改进的、对企业和个人追求卓越安全绩效造成阻碍的不完善之处。

  3.18 不安全实践

  由于计划、指挥、控制或行为人自身的差错而产生的不安全过程。

  3.19 不符合

  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3.20 保守决策

  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从多个备选行动方案中选取伤害风险为最小的方案的过程。

  3.21 相关方

  与企业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4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要求

  4.1 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各单位在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时,需掌握8个基本要素,即:

  企业安全承诺;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安全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文化状态评估;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审核与评审。

  4.2 各单位建立并运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要满足以下关键要求:

  要求一:进行初始评估,对企业安全文化现状做出明确的判断,为进一步的体系建立工作提供依据。

  要求二:制订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确定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工作目标和步骤。

  要求三:提炼企业安全承诺并发布执行。

  要求四:建立安全行为规范系统。将企业安全承诺落实到岗位安全准则和系统安全规范中,重点是对现有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梳理,存善补缺,加强激励制度和党政工团岗位的安全规程建设。

  要求五:用结构化方式设计“4S”要素系统,即针对《导则》中“安全行为激励(Stimulation)”、“安全事务参与(Sharing)”、“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Spread)”和“自主学习与改进(Study)”4个要素设计统一的运行系统。

  要求六:编制企业《安全文化手册》,将上述内容纳入其中,并据此开展全员培训。

  要求七:运行“4S”要素系统,对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和反馈。

  要求八:进行运行状态定期评估,给出评估报告。

  要求九:进行定期审核和评审,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要求十:持续深化安全健康关注的领域,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过程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从工作启动到建立完成开始运行,一般需要10~12个月的时间。建成后的体系要能形成安全自我完善的机制。其建立过程如下:

  5.1 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组织

  5.1.1 各单位在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时,要按管理层级分别成立安全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人员要具有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包括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必要人员。

  5.1.2 领导小组的职能是:批准成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确定安全文化建设最初工作要求,批准和发布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安全文化建设启动大会,组织制订、批准和发布企业安全承诺,组织、配置安全文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资源,审核和评审安全文化建设阶段成果。

  5.1.3 工作小组的职能是:组织制订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报领导小组批准,筹办安全文化建设启动大会,组织起草、拟订企业安全承诺并报领导小组批准,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5.2 召开安全文化建设启动大会

  5.2.1 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开始时,要召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启动大会,作为本项工作正式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5.2.2 启动大会的内容要包括:由领导小组成员向全体员工阐明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决心和目标,宣布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及其职能,强调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宣告工作的持久性;由工作小组对今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内容和要求进行介绍,同时可以安排安全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相关知识的培训。

  5.3 制订企业安全承诺并予以发布

  5.3.1 根据《导则》的要求,要建立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和安全目标等在内的安全承诺。在制订安全承诺时,要结合单位原有的企业文化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以及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将它们的内涵充分结合进来。制订企业安全承诺应采用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的反复讨论、修订过程,充分调动群众提出意见,使安全承诺尽量反映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内容。

  5.3.2 企业安全承诺要满足以下要求:

  切合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反映全体员工共同的安全志向;明确安全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优先权;声明所有与企业安全有关的重要活动都追求卓越;含义清晰明了。

  5.3.3 制订好的安全承诺要通过单位令的形式予以印发布执行。

  5.3.4 企业安全承诺制订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5.4 建立安全行为规范系统

  建立安全行为规范系统的过程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十分重要。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5.4.1 制定订全员“安全承诺我承担”活动方案和程序,全员参与完成个人的《安全承诺承担书》。本步骤要求每个人对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落实组织的安全承诺,给出自己岗位要有的安全观和实践要求。

  5.4.2 制订“安全行为规范我认可”活动方案和程序,全员参与完成岗位《安全行为规范准则》并确定制订、使用与修订的程序。本项工作是在《安全承诺承担书》的基础上,发动每个员工和管理者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对危险辨识的要求,进一步辨识自己工作中和生活中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危险事件、事物和事项,提出相关的关键安全行为,进而明确要做到的安全行为规范。在经过汇总、分析、修订和解读之后,形成确定的规范准则。安全行为规范准则中还要包含对安全问题质疑、发现和改进的要求。

  与员工个人相关的《安全行为规范准则》要公开展示于员工作业现场或易于获取的场所。

  5.4.3 对现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衔接和适应进行系统设计。这是对管理体系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培训、协商和沟通”,“运行控制(相关方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事故事件处理的管理、项目施工、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及仓库安全管理等)”,“应急准备和响应”,“绩效测量与监测”,“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S”)管理等,从设备到人员行为、从重大危险到细微缺陷、从生产安全到整体风险,从主干业务到辅助业务,进行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兼容性设计,形成实现纵深防御的系统层级控制与流程控制规范。

  5.5 安全文化建设“4S”要素系统设计

  安全文化建设“4S”要素系统(以下简称“4S”系统)是保证安全行为规范系统有效实施所采取的一系列结构化管理方法和措施,是安全文化建设最复杂和困难的过程。“4S”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作步骤:

  5.5.1 建立安全行为观测方法和程序。安全行为观测是实现安全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安全行为激励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分个人观测和管理者观测两种主要形式。要针对所有层级和岗位分别使用相应工具进行观测,重在察觉每个岗位的员工安全行为绩效,发现安全异常、缺陷、不安全实践等的现象和表现,形成观测记录和反馈数据。观测记录及其统计信息应作为安全行为激励的重要依据。

  5.5.2 建立安全行为激励方法和程序。安全行为激励是使员工受到正向强化的安全行为激励,促使员工养成安全行为习惯的重要的手段。本步骤要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安全行为观测记录数据、安全活动参与数据、事件报告与改进数据,以及其他安全绩效测评数据,确定激励的考评对象、状态水平和对应的激励措施。

  本步骤要与现有管理系统的奖惩制度、风险抵押金制度等结合设计,尤其要改变对处罚机制的依赖性和仅采用后果式奖惩制度,最常见的后果式奖惩制度是:奖惩的执行标准按事故发生与否进行判断。

  5.5.3 安全活动方案设计。安全活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激发员工安全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营造企业安全氛围、强化员工安全行为(或抑制不安全行为)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

  5.5.3.1 为便于设计和实施,将安全文化活动分为宣传教育型活动和问题改进型活动两大类。

  5.5.3.2 宣传教育型活动包括各种安全仪式、大讲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应急演练等,其形式多样。各单位要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宜少而精,重点要打造具有自身形象识别特征、员工有认同感、能够反复创作的活动品牌。

  5.5.3.3 问题改进型活动的常见形式有(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安全隐患员工报告活动;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不安全行为或状态排查活动;岗位危险预知活动;安全自主改进小组活动等。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系统的要求,确定此类活动的形式、责任和权利配置、资源需求、信息记录、效果反馈、考评激励方法等。

  活动的设计要满足鼓励员工对安全问题予以关注、进行团队协作、辨识和分析可供改进的机会、对改进措施提出建议的目的。在可控条件下要开展员工自主改进活动。

  5.5.4 安全信息传播系统设计。安全信息传播系统是员工获取安全知识、得到安全指导、激励安全行为的广义平台。

  5.5.4.1 要建立程序,明确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的架构、职责、信息组织和运行规范。

  5.5.4.2 为方便设计和实施,将安全信息传播系统分为静态传播系统和动态传播系统两大类,所传播的安全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两大类。

  5.5.4.3 静态传播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危险状态提醒、安全讯息获取和安全氛围营造。其常见形式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安全警示和指示标识、标线、贴士等;安全宣教挂图、标语、条幅等;安全文化手册、安全知识读本等;安全文化阵地、橱窗、长廊等;安全亲情寄语卡、座右铭台框等。

  要对现有静态传播系统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一次全面分析,确定改进完善的方案并对所属下级单位可允许保留一定的差异化。

  5.5.4.4 动态传播系统是指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系统。当不断更新的信息与每个员工的行为表现相关时,动态传播系统可以起到有效的行为激励作用。其常见形式有(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安全布告(公告)系统;班组安全板报系统;自编的安全刊物;作业现场安全数据统计栏匾;安全电视传媒系统、安全网络发布系统;安全观测数据反馈系统等。

  5.5.4.5 外部安全信息是指从企业外部所获取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信息,如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政策、法规,其他单位的事故资料,行业动态,社会统计数据,分析报告,宣教材料等。各单位对所需外部信息的界定在相关程序中明确。

  5.5.4.6 内部安全信息是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记录报表、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经验体会、方案计划、考核表彰等信息。这类信息的使用方法是制订程序时需考虑的重点,以建立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机制。

  5.5.5 建立健全安全沟通程序。建立建全从单位领导到基层员工、从生产部门到外部承包方的纵横立体网络式安全沟通程序,明确沟通的事项、内容、形式、职责、校核等要求并使其成为安全行为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5.5.6 通过单位令的形式印发安全文化建设“4S”系统设计方案。

  6 编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手册》

  6.1 要将企业安全承诺、岗位安全规范及“4S”要素系统的要求等内容编制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手册》,手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过程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开展企业内部安全文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材料。

  6.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手册》要下发至本单位的所有部门和基层组织,必要时提供给相关方。

  6.3 对于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单位,要根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手册》的内容修订该体系的文件系统。

  7 “4S”系统的运行

  7.1 为保证安全文化建设“4S”系统顺利运行实施,要由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全员性培训。培训要按单位的组织层级和部门职能分别进行,从层级上可分为领导层培训、管理层培训和员工层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小时。

  7.2 安全行为观测的实施运行

  经培训后,根据单位的性质和组织结构开展安全行为观测程序的实施运行工作。要分岗位、分阶段进行。

  7.2.1 实施运行的建议:

  第一,选择试点部门进行安全行为观测试点,工业企业可选择一线生产部门为试点单位,商业企业可选择卷烟物流配送中心部门为试点单位。

  第二,试点时间为2个月左右。主要任务是:管理者和相关员工熟悉安全行为观测的方法,把握观测时的沟通技巧,积累观测经验和数据,建立对安全行为观测带来安全绩效改善的信心,同时将观测参与记录和观测数据汇总分析,模拟用于安全行为激励的过程。

  第三,在试点的基础上,各单位工作小组组织总结试点经验,修订观测方法和程序。

  第四,启动单位所有岗位的安全行为观测程序,将观测结果用于安全信息反馈沟通程序和安全行为激励程序。

  7.2.2 安全行为观测程序与安全行为激励程序密切相关,行为观测过程需要有激励制度予以强化和保证,行为观测的结果成为行为激励的依据。在进行安全行为观测的过程中,要将安全行为激励程序与其同步试点和启动实施。

  7.3 安全文化活动开展

  安全文化活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根据设计方案持续开展。

  7.3.1 问题改进型活动开展建议:

  第一,与安全行为观测程序类似,先选择试点部门,进行2个月左右的试点工作,取得活动的组织经验和活动的成果并解决与现有管理系统的其他活动相适应和配合的问题。

  第二,在试点过程中融合信息传播沟通程序和行为激励的程序。

  第三,在试点的基础上,各单位工作小组组织总结试点经验,修订活动程序。

  第四,在全部岗位推行,形成全单位各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改进活动过程,将活动记录和信息纳入安全信息传播系统,使其成为沟通反馈和行为激励的数据源。

  7.3.2 宣教型活动的开展建议:

  第一,维持单位原有的安全宣教活动形式。

  第二,给出活动品牌打造的目标,制订新的活动方案。

  第三,筹备本单位安全文化宣教活动品牌打造事宜,安排所需经费和物资。

  第四,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出宣教活动品牌并每年持续开展、完善。

  7.4 行为激励的实施运行

  7.4.1 安全行为激励措施的有效运行,是保证全员主动关注安全问题、维持和改善安全行为的关键。

  7.4.2 安全行为激励措施实施建议如下:

  第一,正式实施前与安全行为观测、安全活动开展等相结合,做好试点。试点工作重点解决从惩罚为主、奖励为辅的机制向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机制的转变。

  第二,对设计好的激励方案进行检验和调整,总结对本单位员工影响力最大且可长期保持的奖励模式,修订相关程序。

  第三,通过专门的培训,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新的奖惩体系内容和与自身行为的关系。

  第四,正式推广运行,保证奖惩执行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灵敏性和及时性。

  第五,随时评估奖惩模式的有效性,给予必要的微观调整。

  7.5 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的实施运行

  7.5.1 安全信息传播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相对容易操作,但要提前做好投入资金的安排。

  7.5.2 安全信息传播系统实施建议如下:

  第一,各单位工作小组根据设计方案,按年度申报建设所需费用和资源,组织开发、制作、建立各类信息传播载体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第二,静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的更新、布置、安装和发放。

  第三,建立动态安全信息传播过程,按职责对安全信息进行输入、维护、发布和意见反馈。

  7.6 安全沟通程序的实施运行

  7.6.1 全体管理者和员工都要认识到有效沟通对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自身和他人安全健康的重要性。

  7.6.2 安全沟通程序实施建议为:

  第一,伴随行为观测过程的试点和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人员相互之间直接有效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对传统的上传下达式(会议、文件、通知等)沟通模式,要确认有关安全事项的信息发送到位并被接受方所接收和理解。

  第三,涉及安全事件的沟通信息要真实、开放。

  第四,重视与企业外部相关方的信息沟通。

  8 安全文化状态评估

  8.1 企业安全文化状态初始评估

  8.1.1 各单位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的早期阶段,应开展安全文化状态初始评估工作。初始评估的结果是制订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立方案、设计安全文化活动形式和行为激励措施的重要依据。

  8.1.2 为了得到尽量客观和专业的评估结果,可聘请外部专家团队使用专门测评工具进行分析测量。

  8.1.3 评估的重点是企业内外部文化背景、安全制度规程执行力、全体员工真实安全态度、安全行为驱动力、管群关系认知等。

  8.1.4 要将初始评估情况编制成评估报告,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文档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今后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运行状态评估的对比。

  8.2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运行状态评估

  8.2.1 体系运行状态评估主要是针对“4S”要素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的评估。在各单位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正式运行3个月以后,要开展相关的评估工作,给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各个要素及相关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为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

  8.2.2 评估重点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促进情况、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力的提高状况、各部门管理者和员工现代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变化、行为观测与安全激励措施的执行情况和问题、微小事件和缺陷改进状况、安全活动的参与性和效果反馈、信息传播与沟通系统的运行、管群关系的改善等。

  8.2.3 为了得到尽量客观和专业的评估结果,可聘请外部专家团队使用专门测评工具和模板进行分析测量。

  8.2.4 要将运行状态评估情况编制成评估报告,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文档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今后评估结果的对比参照系。

  8.2.5 运行状态评估工作要每年进行一次,可与单位内部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结合进行。年度评估要对企业安全文化状态下滑的趋势有足够的敏感度。

  9 安全文化状态审核与评审

  9.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审核

  9.1.1 本体系审核只涉及到单位内部的自我审核,要制订审核程序和方案并予以实施。

  9.1.2 审核程序要包括审核的策划、实施审核的职责、周期、频次、范围、步骤、方法、实施审核的人员资格以及结果报告和记录等要求。

  9.1.3 审核方案要确定某次审核活动的具体职责、时间、日程安排、审核的范围和重点(包括以前审核的结果)、实施审核的步骤(包括必要的准备活动、实施审核、报告审核结果等)、方法、资源需求(包括人员能力要求)等。

  9.1.4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内部审核的形式与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形式相近似,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将二者的审核工作合并进行,给出综合的、但内容分列的审核意见。

  9.2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评审

  9.2.1 要制订评审程序并予以实施。各单位的最高管理者要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9.2.2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评审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评审工作合并进行,分别给出评审结果。

  9.2.3 评审结果要形成文件。

  10 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持续改进

  10.1 整改与改进机会

  企业要根据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评审结果确定并落实整改不符合、不安全实践和安全缺陷的优先次序并识别新的改进机会。要鼓励相关方实施有关的优先次序和改进机会,始终确保其安全绩效与本单位的协调一致。

  10.2 运行年度资金保障

  各单位要将满足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持续运行所必需的资金做出专项预算,列入年度财务计划,保正资金的安排和使用。

  10.3 骨干培养

  从开始建立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到正式予以实施运行,要在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中不断选拔和培养能够有效推动本单位安全文化发展的骨干,承担辅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向良好安全态度和行为转变的职责。

  经过培训的骨干人员应比较系统地掌握先进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安全文化建设组织管理、逻辑分析、方案设计等方面的技能。

  10.4 深入关注职业健康保护

  随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要更加广泛地关注员工健康损害问题,如作业姿势不良、工具使用不适、作业节奏安排不合理、照明强度或角度不适合、安全标识优化影响等,甚至员工职业生理、心理调适问题(人机匹配失调、作业混乱感、紧张感或繁忙感等),对此给予更加人性化的整改。

  10.5 不断延伸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域

  各单位在持续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体系运行范围,延伸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域。

  从时间上看,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从生产作业时间向辅助活动时间延伸,甚至向业余时间延伸,真正形成所谓“7天24小时”安全防御机制。

  从空间上看,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从单位内部向社会环境延伸,如外派执行任务区域、所有相关方区域、员工家庭和社区区域等。

  从管理关系上看,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从企业专职员工向其他人员延伸,如临时务工人员、劳务派遣人员、项目承包人员、临时入场(厂)人员、实习人员、家庭成员等。

  从业务职能上看,要将安全文化建设的机制从预防员工人身伤害和事故损失向预防一切不必要工作损失延伸,如财物损失、信誉损失、客户损失、效率损失等。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