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检查项目 |
创建标准 |
检查存在问题 |
1 |
工地围挡 |
1、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围挡,坚固、稳定、统一、整洁、美观,围挡宜使用广告艺术墙或标准化的装配式活动板墙,要压顶处理;2、市区主要路段和其他涉及市容景观路段的工地设置围挡的高度不低于2.5米,其他路段工地的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3、内、外墙面均应粉刷平整,外墙应适当装饰;4、严禁使用废旧墙体材料。 |
|
2 |
工地
出入口 |
1、现场设置大门及门卫管理房,建立门卫制度;2、大门采用硬质材料,力求美观、大方;3、大门内显著位置设置“企业形象标志”、“职业健康安全标志”、“五牌一图”、“重大危险告知牌”;3、工地出入口、作业区和生活区主干道路用15~20㎝的混凝土硬化,道路畅通,成环成网,保证整洁。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4、现场配置冲洗设施,合理设置洗车台、排水沟与三级沉淀池,洗车台与洗车设备应当在土方开挖前设置完成,指派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滴、洒、漏”现象发生。 |
|
3 |
办公
生活设施 |
1、生活区、办公、作业区有明显划分。宿舍保证主体结构安全,保持通风、采光及照明。宜优先使用阻燃的装配式活动板房;2、厨房、作业区内严禁住人。每间宿舍一般不超过8人(名单上墙),人均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3、宿舍内禁止使用煤气灶、煤油炉、电饭煲、热得快、电炒锅、电炉等器具。宿舍内不得放置自行车、作业工具等;4、食堂安装纱门、纱窗、防蝇罩、挡鼠板等设施;5、厕所、浴室应采用水冲式,专人负责清扫;6、生活垃圾禁止到处抛撒,设置垃圾桶。办公、作业、生活区内卫生、整洁;7、项目部应配备药箱,备有必要的常用药品和急救器材;8、宿舍、食堂、餐厅等的设施应当整洁、卫生、美观,并设有防治传染疾病的宣传栏;9、办公生活区应配有专人负责每日的清洁卫生,炊事人员应有体检合格证。 |
|
4 |
材料堆放 |
1、建筑材料、构件、料具应按总平面布置图整齐堆放,堆料应分门别类,悬挂标牌等,并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泥、砖码放高度<1.5米②钢筋线材堆放高度<3捆,半成品<1.2米,条形钢筋<0.8米③给排水管材堆放高度<0.8米,两侧宜用“U”型架托④Φ48×3.5钢管按长度分类堆放或一头对齐堆放,高度<80毫米⑤钢管扣件集中堆放在特制的箱体(木质或铁质)内⑥模板和楞木按规格堆放或单边对齐堆放,高度<1.5米,钢制大模板存放角度控制在700—800之间⑦塔吊、施工电梯标准节排放整齐;2、材料堆场应硬化处理,保持排水畅通;3、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有专门垃圾堆放地点,现场禁止燃烧建筑垃圾及有毒有害物质;4、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木工间、油漆间等消防重点部位有消防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并名单上墙;5、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品应分类存放。 |
|
5 |
临时
设施搭设 |
1、工地围挡、大门、“五小设施”必须充分考虑使用期及台风、暴雨的影响,保证其搭设位置合理、安全、稳固、美观;2、灭火器材按规定配备,并明确责任人;3、活动板房层数不宜超过两层,不得搭设在易发生滑坡、坍塌和低洼积水场所,禁止搭设在高压线路下方和塔吊回转半径内,临时设施使用前,使用单位应组织验收;4、临时设施功能牌(或标识牌)格式应统一,挂设应醒目。 |
|
6 |
脚手架
工程 |
1、专项方案经审核、审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要组织专家论证;2、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夯实,采用砼硬化处理,并设置良好的排水沟,不得有积水;3、悬挑式脚手架的悬挑梁必须使用型钢制作,悬挑梁与建筑物应连接可靠,其节点可采用螺栓联结或焊接,或采用U型箍固定,固定不少于两道,U型箍采用16号圆钢筋,严禁使用螺纹钢筋,底层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和安全平网双层兜底;4、钢管脚手架的杆件及扣件必须进行防锈处理,统一涂色,剪刀撑杆、防护栏杆应涂上红白(或黄黑)相间的标志色,与外架其他杆件有明显区别;5、外脚手架外侧自第一步架起外立杆内侧必须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立网进行全封闭,安全立网应随架体同步张挂,做到挂设严密、整齐,并定期清洁,不得漏挂、松散或脱落,破损的网应及时更换,做到不影响市容市貌;6、外架的搭设高度,超过平屋面为1.2m,阳台为1m,斜屋面为1.5m;7、每四步架设置18cm高的硬质材料档脚板或不低于40㎝高的挡脚笆,档脚板要求涂上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标志色,严禁使用彩色塑料布作为挡脚板。 |
|
7 |
基坑支护 |
1、专项方案经审核、审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要组织专家论证;2、临边防护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3、坑壁支护的做法符合设计方案,按要求设置排水设施;4、距坑边1.2米处不能堆置任何荷载,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米,并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5、施工机械进场要组织验收,挖土机、装载机司机应持证上岗;6、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支护变形监测,并有记录;7、人员必须有安全立足点,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要设置隔离层,电气设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