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表明,约85%的伤害事故是“三违”行为造成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的所有行为当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这两组数据告诉我们,要预防事故、远离伤害,必须先从改变员工行为、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开始。
如何改变行为?首先要认识到行为是如何产生的。
人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理念行为,就是前面所讲的占全部行为5%的非习惯性行为,它不受理念而由动机支配决定,其典型的公式为:
需求——动机——行为,是行为机制的初始环节。从中可以看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求和动机引发的,需求和动机没有发生,行为就不可能出现,需求和动机共同构成了行为的驱动力。行为目标,是行为机制的第二环节。这个环节表明,在动机激发和维持下的行为是指向目标的。举例来说,一个工人按现场上司的要求去按一个开关,那这个行为背后的态度是听上司的话,其动机是要与上司建立和谐的关系,背后隐藏的需求是工人想被组织认同,与行为要达成的目标一致。
非理念行为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动机就会消失,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因而这种行为是不稳定的。
另一类是习惯性行为,是由个人的理念来支配的,往往表现为“无意识”,所以也叫潜意识或下意识行为,它直接反映了行为人隐藏的价值观和态度,典型的公式为:
譬如一个人养成了闯红灯的行为习惯,表现出不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态度,其背后的理念必然是“闯红灯一般不会出事”。这种态度是比较难以纠正的,行为是难以改变的。
习惯性行为是由价值观来驱动的,与由于动机而强行养成的“行为习惯”相比,来源于价值观而产生的行为习惯自然而持久。
那么,行为是如何被改变的呢?又是如何走向习惯的呢?良好的安全习惯到底从何而来?首先要通过触发动机改变态度(或称行为意向),并建立起一种行为,然后使这种非理念性行为转化为理念性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简单用如下公式来表达:
安达思行为改变公式
首先要找到行为的驱动力,驱动力就是“能够促使行为产生的内在力量”,它是一个人产生行动力量的心理力量,在心理学上叫做“动因”, 驱动力驱动、指导并选择着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不会莫名其妙地产生,而是由某种叫“动因”的潜在力量去推动的。行为的心理动因一般有8类,即:生理动因、情感动因、利益动因、自尊动因、兴趣动因、期望动因、意识动因和观念动因。根据这八大动因,可以设计出企业安全行为激励的模式,并以制度的形式使其机制化(外驱力),以理念植入的形式使其信仰化(内驱力)。概括起来就是“以制度的形式机制化,以理念的形式信仰化”,从而驱动着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
这些手段只能触发行为的改变,却无法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第一要靠行为安全审核,具体的手段有很多,譬如日常的行为安全检查、安全巡视等等;其次要对行为进行激励,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也既我们常说的奖和惩;另外还要培养一种人人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有效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场效应”来帮助习惯的养成。
从行为驱动到习惯养成,这就是安达思行为改变公式,由于其图示看起来看一个哑铃,所以我们也形象地称之为“安达思行为哑铃”。
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的研究发现,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大量的实验与实践结果也表明,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覆21次),一个稳定的新习惯需要三个月左右即可养成。
“安达思行为哑铃”旨在通过对行为驱动力和行为习惯的解析,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动力机制(内驱力和外驱力)和保障机制(硬保障和软保障),实现员工行为从“无意识不安全行为”到“有意识安全行为”再到“习惯性安全行为”的有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