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介绍
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安全生产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安全生产被视为生产的一部分,强调“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后,安全生产工作曾被作为政府“市场监管”或“社会管理”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大以后,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来,安全生产被视为事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头等大事,被不断予以加强。近年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强化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力度。逐步树立了“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观念,使安全工作从防范工伤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对员工生命价值的尊重,促进了员工自身价值提升的实现。
长期以来,广大施工企业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列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首,始终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围绕“三全”(即: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和“三个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类安全生产竞赛,深入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现场安全检查和危险作业审批监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基本实现了全体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有效地减少和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传统安全管理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围绕和处理“人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这一课题,从主动安全着手,建立了一套安全管理理念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绩效。
综观许多工业化国家的历史,在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间,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凸显期,也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走过这一时期,英国用了7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6年。因此,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安全发展指导思想的提出,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产物,将会使安全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最欠缺的不是制度和措施,也不是方法手段,而恰恰是安全管理理念创新动力的缺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理念比方法和手段更重要。而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切实解决人的隐患,实施主动安全,才能真正确保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运行。
二、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基本形成
当前,我国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构建了一个以政府部门、企业和生产项目各方现场安全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系统。总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家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对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强制性约束;第二个层面是鼓励企业通过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使企业的安全管理走向国际化、标准化。第三个层面是具体生产项目各方的现场安全管理,结合现场情况,各参与方通过安全生产要素管理,群众参与监督,使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该《决定》指出: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1.政府统一领导。指国务院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进行的综合和专业的管理。主要是监督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预防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现象。
2.部门依法监管。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制定建设行业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对建设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指导企业搞好安全生产。
3.企业全面负责。指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同时也包括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有关的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所有有关单位都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和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群众参与监督。指群众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对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工会是代表群众的主要组织,工会有权对危害职工健康安全的现象提出意见、进行抵制,也有权越级控告,工会也担负着教育劳动者遵章守纪的责任。
5.社会广泛支持。指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