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4937420  1641925563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首页 >> 行业纵观 安全文化理论 安全文化方案 安全理念 安全文化案例 安全文化培训 安全文化专家 安全杂谈

安全生产管理新理念(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7

  三、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广为采用

  (一)严密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制度保障体系

  作为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作,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是法制、体制和机制相互结合的体系,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项手段的综合运用。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容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的建设,监管体制、应急救援体制的完善,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政策措施的推广实施等诸多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活动规模急剧扩大;一方面安全法制尚不健全,安全监管机制不尽完善,安全基础薄弱,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这样的客观实际,更加要求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否则特别容易导致重特大事故多发,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的组织管理所建立的用以规范、指导、协调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管理和工作行为的规章体系。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正常、有效实行和运转的依据和方法。它是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还要和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实际紧密联系,达到有效控制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目的。因此,生产经营单位从主要负责人到所有从业人员都必须按照安全组织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自己的生产、工作。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设有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任。公司和二级生产单位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项目设有专兼职安全员。同时,在各层次还设有劳动保护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等安全监督人员。各级安委会的职责较为明确。

  (二)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

  实行安全监督管理层次化,明确各级安全监控的职责,能促进安全自主管理的深入。目前,多数施工企业明确了安全监督管理实行“三级安全监控”,即组成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三层安全监管体系。公司检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自检自查结果及落实,同时抽查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项目部监督检查班组和岗位的安全工作、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的监督落实。

  1.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多数施工企业在坚持“日常安全巡视检查、特种设备检查、节假日前安全检查、季度安全检查以及交通消防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专项的安全检查,如:交叉安全检查、每月重点安全检查。同时,实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监督检查月报表制度,

  2.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监护以及确认制度。针对危险作业容易发生事故的特点,将危险作业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凡达到一定级别的危险作业分别由公司、项目部和班组审批和现场监护。审批认可后的安全措施,要求参与作业人员集中学习讨论,并签名认可,保证了各类危险作业中不发生事故。

  3.加强舆论监督,发挥群众监督参与作用。为了体现安全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使广大职工及其家属参与到安全工作中,营造一个声势浩大的安全氛围,开展诸如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利用多种途径将收集的法律法规、事故案例、安全制度、违章事故等及时告知企业员工等。

  (三)强制性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体系

  安全是需要投入的,并且也会有很高的产出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更明确地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

  这些法律和条例的出台,对企业建立安全资金保障制度,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保障安全资金有计划、有步骤、有监控地投入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事故应急救援和响应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杜绝。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或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施工企业建立了一套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针对施工中危险因素较多且为野外露天作业,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台风、地震、雷雨、洪水、潮汐、泥石流等均有可能对工程施工人员、工程施工设备乃至工程本身的安全造成威胁,施工企业普遍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积极推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我国推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标准,即: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该标准充分体现了管理的系统性、先进性、持续改进性、预防性以及全过程控制。可以说是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水平,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由五大功能块组成,即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而每一功能块又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这些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认可的体系要求运作;要求组织按照体系规定的手册、程序、作业文件进行操作和维护,从而保证操作和维护规范化,满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并尽量符合建议性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 aq06.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9210号